马杭中心小学一年级语文备课组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将学研活动与课堂实践相结合,探索新课标下的“30+10讲练一体化”诚朴课堂新样态,老师们一起观看了第一学段陈露微老师执教的《小毛虫》和庄舒雯老师执教的《羿射九日》课堂教学。
两堂课都是“精教巧练”,改变了过去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从识字析词,到重点段落品析,及时练习,巩固消化,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陈老师所执教的《小毛虫》是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七单元的一篇极富童趣的课文。根据教材要求,二年级(下)的教学重心应从识字向阅读过渡。本单元阅读的主目标是读短文理解词句,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理解有关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在教学本课时,陈老师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上,学习边读、边思,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伙伴间的交流从而理解一些关键词、句,增强对文章的感悟。庄老师执教的《羿射九日》,抓住了神话的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神话的魅力。课文的导入,字词的教学,整体感知,走进课文,展开联读,不管哪个环节,都体现了高效。
观摩过程中,老师们专心听讲,认真思考,及时记录。马小一年级语文备课组针对“练习形式有梯度”展开了优化练习设计的研讨,老师们指出学生间存在着作业速度的快慢、接受程度的高低等个体差异,教师在设置课堂练习的时候,可以分层布置并实施。其中,对于基础题,教师应要求人人完成;对于提高题,可以鼓励大家都做;对于选做题,留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这样的安排不仅兼顾了每个学生,还照顾到了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建构“30+10”的课堂模式,就是要打造有效的语文课堂,真正将讲授和练习结合在一堂课内,打造和谐有度的课堂,不断提升课堂效率,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马杭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杨琳 摄影:朱君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