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学生习作发表武进教育网:马杭中心小学五4组稿《那山,那树,那苔藓》(2017.9.18)
发布时间:2017-09-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晓丹

那山,那树,那苔藓

马杭中心小学 4组稿

题记:笔墨纸砚乃中华之传统,而今离孩子的世界愈来愈远。一节特别的美术课让孩子初次接触水墨画,那份期待,那份欣喜,那份欢愉,溢于言表。

    “啊哈……” 我也忍不住了,看着那一块块三角形的石头,长方形的树,还有怪里怪气的苔藓丛,“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时,一旁的同桌满脸黑线地看着我,也是一脸茫然。这是怎么回事呢?还得从那一堂美术课说起。

“咳!咳!同学们坐好!”全国书协会员蒋老师闪亮登场,只见她大包带着小包大步走进教室。看蒋大师这般架势,突然心头一震,猛地想起毛笔、毛毡、墨汁,我啥都没带,这可怎么办?毛笔可以借,墨汁可以蹭,唯独这毛毡没法解决啊?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蒋老师先给我们发宣纸,然后让我们欣赏栩栩如生的大师名作。我看得入了迷,仿佛身临其境,同时也在心中暗暗点赞。这时,蒋大师又打开了一幅画卷:崇山峻岭间溪水环绕,棵棵青松点缀其间,蒋大师发话了:“这是我画的,还行吗?”哇塞!我瞬间石化,嘴巴大得能吞下十个鸡蛋,之前那些大师名画在蒋大师面前都算不上什么!顿时,我又黯然伤神:要是我的画技能赶上老师的一半,那该多好啊!

蒋老师开始教我们怎么画了,只见她轻轻提笔,往纸上一按,左一笔,又一画,一阵行云流水,不出20秒,佳作成型。原来这么简单,我心头一阵狂喜。蒋老师看了看目瞪口呆的我们,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说“别小看水墨画,它可不简单哦。”但我就不信这个邪! 借来毛笔,蹭来墨汁,摊开作业本做了一个临时毛毡,学着老师,左右开弓, 不一会儿,一幅“佳作”诞生!我开心极了,心想:这有什么难的,谁都会!没等我缓过神了“哈……”同学们笑成一片,更有甚者,倒地狂笑!咦,这是怎么回事?李杰好心,将我画作高高举起。“哈……”看看这山,这树,这苔藓,连蒋老师也笑岔了气。                    

虽说这树不像树,山不似山,但其中的乐趣,也只有我知也!请记住我的水墨画处女作——那山,那树,那苔藓。      

(朱益民)

    刚测完视力,同学们便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对今天的美术课议论纷纷。几分钟后,蒋老师提着大包小包在我们的期盼中走进了教室。

   上课铃还未响起,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等待着蒋老师发布指令。十秒后,大家忙开了:有的提桶打水,有的铺开毛毡,有的对着墨汁一筹莫展,而我因早就接触过这些东西,收拾起来井然有序、游刃有余,一旁的蒋老师不断地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一切就绪,蒋老师先播放了一个小视频,并告诉我们什么是水墨山水画。原来,它主要是以景色为主,表现的就是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自然风光。这时,蒋老师又打开了一个画卷,一座座山峰高耸入云,山脚下溪水环绕,一条小舟上一位老翁正在垂钓,山顶上一棵棵松树在岩石上顽强地生长。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刚学的题画诗《题秋江独钓图》,这画面,神了。“这是我临摹陈子庄的画,还行吗?”我张大嘴巴很是吃惊,心想:蒋老师一点也不比大画家逊色,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只知道她是学校的书法老师,没想到她在绘画上的造诣更厉害!接着,她给大家讲了“勾、皴、擦、染、点”这五个画山水画的步骤。终于等到我们自由发挥的时间了,我的手啊,早已痒不可耐了。赶紧打开毛毡,铺上宣纸,拿出墨汁,将毛笔饱蘸浓墨,按着老师讲的步骤画了起来:一轮红日爬上山坡,阳光普照,江面波光粼粼……提笔落笔间,我的山水画处女作接近尾声。“嗯,不错,不错。”一旁的蒋老师欣喜地看着我的作品,“你还挺有水平啊!”我不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里喜滋滋的。

如果你现在走进我们五四班,在学生作品展示区一定能看到我的大作,赶紧来一睹为快吧!

(肖东盛)

   “丁零零……”美术课的铃声终于响起,只见蒋老师拎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教室,同学们一个个眼睛瞪得像铜铃,满是疑惑,这将是一节怎样的美术课?                                                                               

为了这节课,早在几天前,蒋老师就要求我们准备好毛笔、墨汁等工具。今天到底唱哪出呢?终于要揭开谜底了,除了兴奋还是兴奋。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蒋老师笑眯眯地告诉我们,今天要学习水墨山水画。首先,老师让我们欣赏了许多大师的作品,这些画里青山连绵起伏,绿水波光粼粼,人物栩栩如生……我沉浸其中,还没缓过神,蒋老师临摹的一幅作品更是让我大跌眼镜叹为观止。                           

该我们出手了,我心里忐忑不安,看上去好复杂,我可以吗?这时,蒋老师告诉我们画山水的基本笔法:勾、皴、擦、染、点。开始画画了,我像模像样地铺上毛毡,盖上宣纸,握起毛笔,小心翼翼地“舔”着颜料盘。先勾出山水的轮廓,尽管右手抖得厉害,但毕竟定了雏形。我深吸一口气,再用深墨在山坡上皴出纹路,一下子就增添了山的绵延起伏感,同伴惊讶的神情更增添了我的自信。我乘胜追击,用干毛笔侧着擦出山的脉络,再将毛笔上的墨用水冲淡侧着染山,细细端详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少了些生机。”蒋老师的话在耳畔响起。对!我茅塞顿开,提笔沾墨,在山坡上点出一些苔草、小花……搞定!“嗯嗯,这样一来,山就活了!”蒋老师的话把我从自我陶醉中拉回现实。

是啊!画作有了生命才是最棒的!水墨画是我们中国独有的画法,它勾勒出中华的大好山水,中国人就要画水墨画。

(吴丹宁)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这一周的美术课。为了这节美术课,我早在星期一就准备好了工具,但让我十分疑惑的是,蒋老师要这么多工具,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我们忙碌地准备着:毛毡、墨汁、毛笔……等待着“重量级人物”蒋老师的到来。踏着铃声,蒋老师手提大包小包大步走进教室,看到蒋老师大驾光临,我兴奋得不得了,一眼不眨地盯着她。蒋老师健步走到讲台,清了清嗓子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上一堂有关山水画的课。”我一听,心里真高兴。要知道,我是多么希望能有一次学习山水画的机会呀。何况,还是全国书法协会的大师亲自教呢!

蒋老师简要地讲述了山水画的要点。接着,如数家珍地将几位名家的作品与绘画特点一一介绍,我完全被山水画所倾倒了。蒋老师讲完绘画技巧后,还给我们展示了她的作品,我惊得目瞪口呆。她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想看我示范一下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只见她拿起毛笔,勾了几笔,又用毛笔在水里蘸了蘸,添了几笔,随着毛笔的描绘,神奇的出现了几块或浓或淡的,有干有湿的山石,远处的亭台,近处的草木犹如真的一般,我们已被深深吸引,

沉醉其中,无法自拔。轮到自己了,刚开始我还有点紧张,随着纸上轮廓越来越明显的群山、亭台、小溪,我已忘记周围的一切……

今天,我亲临了山水画的全过程,从这一勾一画中感到了极大的乐趣,真想时间就此停止啊!

(王悦瑶)

老师的话:实践出真知,体验出佳作。亲身的体会,亲手的触摸,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获得了别样的情怀,或疑惑,或惆怅,或激动,或感慨,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感受,给予了孩子一份特殊的感悟。

(指导老师:张晓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