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解析】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盛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葡萄沟的葡萄种类多、颜色美、味道甜、产量高,这里生产的葡萄干也非常有名。
关注课文:
本文共有四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介绍葡萄沟的地理位置,按时间顺序写了葡萄沟出产的不同水果,反映出葡萄沟生产水果。“到了七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突出了本文要描写的重点,引出下文。
第2自然段:介绍葡萄沟出产的葡萄品种多。通过写葡萄种植的环境,枝叶的样子,葡萄的颜色以及老乡的热情,表现出葡萄沟景美人美。
第3自然段:讲述了制作葡萄干的相关内容。为读者介绍了晾房修建的位置、样子,葡萄干制作的原理以及葡萄干的特点。
第4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概括,抒发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关注生字:
本课共有10个会写字,“份、坡、枝、收、城”是左窄右宽,“利”是左宽右窄,“客”是上窄下宽,“市”是上宽下窄,学生书写时要把握整体结构的不同。要特别关注多音字“好、干、分”,可结合语境辨析字音。
关注插图:
本课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是人们喜获丰收的场景,第二幅是维吾尔族的老乡热情招待客人的场景,这两幅插图分别和第2、3自然段对应,在学习时可让学生结合插图。
【教学目标】
1.认识“沟、产”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会写“份、坡”等10个字,会写“水果、月份”等12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3.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沟、产”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会写“份、坡”等10个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老、收、城、市、利”5个字。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3.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引入课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葡萄沟盛产水果,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葡萄沟》,看看还有什么能够吸引你。(板书:葡萄沟)
二、精读课文,分析理解
(一)学习第2自然段
环节过渡:葡萄沟的葡萄最受人喜爱,这里的葡萄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第2自然段。
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自读第2自然段,你从哪里能够感到葡萄长得特别好?
2.教师小结:“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在这一句中通过“茂密”我们可以看出葡萄的枝叶非常旺盛,而且一棵葡萄树就像一个凉棚,这里“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也说明了葡萄树非常多,葡萄长得有多又好。
3.思考问题:“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这一句中,一大串一大串”告诉了我们葡萄不仅长得好,而且数量还很多。这一句中有一个词“五光十色”,这是什么意思?
4.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根据这一句话中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五光十色就是“色彩鲜艳,花样繁多”的意思。
5.思考问题:如果这个时候你去葡萄沟,你的待遇会怎么样呢?这说明了什么?
6.教师小结: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颜色美、味道甜,(板书:葡萄:多、美、甜)那里的维吾尔族老乡又热情好客,怪不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啊!提出要求:让我们一起朗读第2自然段来赞美葡萄沟吧!(板书:老乡:热情好客)
(二)学习第3自然段
环节过渡:葡萄大丰收,吃不完的葡萄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第3自然段。
1.思考问题:收下来的葡萄怎么办?
2.提出要求:有的运到了城市,让更多人的人能够吃上美味的葡萄,有的制成了葡萄干,请同学们自读第3自然段,思考: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3.思考问题:葡萄沟的葡萄味道甜,制成葡萄干后有什么特点?(相机板书:葡萄干:鲜、甜、有名)
4.提出要求:让我们一起朗读第3自然段。
(三)学习第4自然段
环节过渡:葡萄沟不仅仅是葡萄好,就连葡萄干也让人垂涎三尺,大家说,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1.提出要求:齐读第4自然段。
2.分享交流:同学们,你喜欢葡萄沟吗?为什么?
三、生字教学,指导书写
1.分享交流:请大家观察这几个字,怎么才能把这几个字写规范,写美观?
2.范写指导:
(1)老:第三笔长横从横竖线起笔,稍向上倾,第四笔长撇从右上格起笔斜穿田字格中心,“匕”的竖弯钩从长撇起笔。
(2)收:左窄右宽,第一笔是竖提,与第二笔竖相接于横中线下侧,“攵”第一笔撇收笔在横中线。
(3)城:左窄右宽,第一笔的短横在横中线,第三笔为提,右半部分的斜钩写舒展。
(4)市:第一笔点在竖中线,第二笔的横要长,盖住“巾”,末笔竖在竖中线。
(5)利:左宽右窄,“禾”的横笔从横中线起笔,稍向上倾,到竖中线收笔,第四笔改为点,“刂”的两笔中点在横中线。
3.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进行一个描红,一个临写,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4.书写展示,集中点评,及时改正。
5.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再临写一遍。
6.提出要求:抄写词语表中本课“老乡、城市、利用、空气、水分”5个词语。
四、情感升华,总结全文
分享交流:同学们,通过课文我们知道葡萄沟真是一个的好地方,不仅有令人垂涎三尺的葡萄和葡萄干,还要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最后你想对老乡们说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新疆还有哪些美景、美食及特产,感受祖国的美丽富饶。
六、板书设计
11 葡萄沟
葡萄:多、美、甜
老乡:热情好客
葡萄干:鲜、甜、有名
【教学反思】
《葡萄沟》一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干也很有名,本课是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语言生动优美,词语丰富。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多朗读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品读中感受葡萄沟葡萄、葡萄干的特点,体会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时,领略了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使得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祖国的辽阔、美丽,激发学生认识、赞美家乡的感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