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文献学习与反思:小学英语读写课导入环节中激发学生阅读期待的策略(杨鹂,2023.12)
发布时间:2023-12-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鹂

题名称

指向关键能力的小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研究

记录人

杨鹂

学习时间

2023.12

标题

小学英语读写课导入环节中激发学生阅读期待的策略

主要

内容

一、“情节一插图”联结的导入

故事因其生动的情节,对读者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故事插图以其丰富、有趣的视觉信息,能较快吸引人的注意,它“将语义信息和学牛的情景记忆联系起来,使得信息更容易提取”(罗伯特 •斯菜文,2016)。教师可充分利用故事情节与故事 图的相关性,设计“情节一插图”联结的导入活动,激发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

1. 以故事高潮导入

将故事的高潮提前至开头叙述,能引发读者了解故事角色经历和行为的兴趣,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读写课中,教师可将故事语篇的高潮提前呈现在学激发学生对角色经历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2. 以故事结局导入

倒叙是一种常见的叙事手法,指的是将故事某一情节或者结局提到前面,然后再从头开始进行叙述。这种叙事手法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人教版《英语》教材中部分语篇的结局富有趣味性,教学此类语篇时可将结局提前至开头来提升语篇吸引力。

二、“认知一生活” 联结的导入

只有当学生把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才能真正了解、掌握它(王笃勤,2012)。教师可设计与学生生活相关并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导入活动,使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与经验,开展判断、分析等思维活动,产生对角色的认知、形象等的探究心理,激发其阅读期待。

1. 以认知冲突导入

认知冲突能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教育部,2022)。以认知冲突导入,能使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并尝试推翻错误观点,从而进入语篇的阅读。

2.以未知悬念导入

文学著作中通常运用悬念来维持读者的阅读动力。悬念拖延了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的时间,促使读者继续读下去,直到找到答案为止(詹姆斯•斯科特•贝尔,2014)。在读写教学的导入环节中,若能在唤醒学生生活经历的同时,再增设一点未知的悬念,将会激发学生对语篇角色的好奇心,进而引发阅读期待

情感一角色联结的导入

引起注意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增强学习材料的情绪色彩(Ar mo ny e ta l2007,转引自罗伯特斯莱文,2016)。学生如果在课堂上有强烈的情绪投入,如对语篇角色的同情、悲伤等,他们将对语篇产生更多的注意和更强的求知欲。教材中的语篇本身可能无法引起学生强烈的情绪波动,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对语篇背景知识、角色特点等元素的挖掘、拓展或补充,烘托情绪产生的氛围,使学生对角色产生更多的情感,增强阅读期待。

1. 以故事背景导入

交代语篇的故事背景能帮助学生更细致地了解故事角色。教师可补充背景知识,渲染角色出现的氛围,营造对角色的同情、哀伤等情绪,从而激发学生了解角色经历的兴趣。

2. 以角色特点导入

直接呈现语篇的角色,凸显角色具有吸引力的外形、性格等特征,引起学生对该角色的喜爱等情绪,可以引发学生对角色的形象期待。

四、思维一主题联结的导入

如果教师能从学生的语言心智活动考虑,譬如预设导向性问题,激活学生心中的思维图式,有利于他们有目的地去观察、比较(梅德明、王蔷,2020),从而在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对语篇倾注更多的有意注意,产生阅读期待。导入环节,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的导向性,使学生以较上位的视角去看待语篇主题,进行预测、判断等活动,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学习心得

本文提供了大量人教版《英语》教材中的读写课课例来阐释原则与方法,对于译林版教材也同样使用。导入环节中阅读期待的激发能够引发对语篇的求知欲,强化学生的阅读动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参与度。小学英语读写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根据语篇类型与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用不同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增强课堂活力,提高阅读课的实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