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 指向关键能力的小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研究 | ||
记录人 | 徐莹 | 学习时间 | 2023.8 |
标题 | 当前小学英语以读促写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 ||
主要
内容 | (1)写作不切题意。小学英语写作一般从三年级开始逐步开展。受到学习能力个体偏差的影响,部分学生容易出现偏题甚至跑题等问题。译林英语4B第五单元Seasons某单元检测卷的写作题,题目要求学生写出自己最喜爱的季节。通过教材中短文的学习,有的学生能模仿文中词句详细写出自己所在城市四个季节的气温、所能做的活动等,却没有提到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这属于严重偏题。
(2)词汇储备匮乏。当小学生以母语转化为第二语言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发生语塞现象,有的甚至习惯于母语的表达,这大大钳制了写作的发挥。某三年级学生关于My school的一个写作练笔。虽然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了三年的英语,但是当他们用英语表达的时候,还是出现了很多母语的表达习惯,造成英语语句的词不达意现象。
(3)语言能力羸弱。当小学生将构思具体落实到文字的时候,他们容易出现单词拼写错误、语法错误和语言结构错乱等多种问题。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落后。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结合具体的实践调查表明,当下,仍然有一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单纯注重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在课堂上,他们会一个单词一个句子地进行翻译,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或者直接从习题入手,让学生从文章中寻找答案。这与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严重不符。
(2)教学行为单调。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英语教师要采用听说读写演等教学行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就当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部分教师仅仅重视听说或者听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也仅仅是为阅读而阅读,忽视了对于英语阅读文本信息的提取与内涵的学习。这种教学行为,不但不利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英语发散思维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限制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3.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校、家庭、社会缺少全员阅读的氛围营造,学生没有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即使有些学校在校园内开展全息或者全科的阅读,没有家校及社会的联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不能支持足够的阅读量,学生会因阅读量偏少导致词汇储备量与实际语用存在较大偏差。
(2)英语教师缺乏对自我专业素养提升的要求,在日常教学中,他们缺乏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理念的引领,忽视了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读写能力的要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缺乏对以读促写的自我认知和认可,因此也造成他们缺乏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系统化指导。学生只会用阅读来理解文本的意思,对文本的遣词造句和框架结构知之甚少,导致写作能力的低下。
(3)写作课时分配不均衡,学生练习得较少。英语写作在每次的英语测试过程中分数占比不大,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会将写作实践教学固定在一个单元内。为了提升所谓的课堂教学效率,大部分英语教师会选择直接将英语写作作业布置下去,或者在单元检测等练习中遇到写作题再抽时间简单讲评方法。长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对英语写作的兴趣与激情,忽视了英语写作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4)教师对学生写作要求偏低。《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听、说、读、写四个技能提出了九个级别的目标要求。其中在语言技能二级“写”的目标描述明确要求“小学生能模仿范例写句子;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所有小学英语写作教学都应该围绕这个要求来开展。我们要求小学生在六年级毕业时候应达到这个二级目标,甚至要超越这个目标。一切低于或者偏离这个目标的写作教学,都会造成学生写作能力的偏下,使他们失去在未来学习中的竞争力。 | ||
心得 体会 | 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和学生家庭共同努力,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重视英语这门课程,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英语素养,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