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文献学习与反思: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探究(徐莹,2023.10)
发布时间:2023-10-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徐莹

课题名称

指向关键能力的小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研究

记录人

徐莹

学习时间

2023.10

标题

以读促写,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具体策略分析

  主要

 

内容

1. 营造全员阅读氛围,构建读写表达基础  “阅读:世界的另一个入口”是2016年英语教育行业年度大会上教育高峰论坛主题之一,这个主题设有一个议题:“英语学习,得阅读者得天下。”与会专家在论坛上呼吁:没有大量的阅读作基础,个人的教育成长会显得残缺不全。因此,我们要营造全员阅读的氛围,阅读不仅仅是学校的教学行为,更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教育的有效补充。我们要增加阅读的重量,强调阅读的深度,倡导阅读的品质。只有当学生爱上阅读,才能形成一定的语言积累,才能游刃有余地表达自我。只有当学生爱上阅读,才能由表及里,由读及写,构建以读促写的基础。目前,很多地区都是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也有小部分地区是从一年级起就开设英语课程的。在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尤其是英语启蒙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语言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整合利用各类教学资源,比如英语绘本、英语儿歌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浸润在英语阅读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使“阅读”变成“悦读”。大量的趣味阅读,不但能使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阅读积累,逐步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更能为他们中高年级的英语学习构建良好的读写表达基础。 

2.关注教学理念更新,变革读写教学形式。  

1)关注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重视英语词汇及语法知识的教学,忽视了阅读内容的教学,对单元链阅读教学甚至是整本书阅读教学涉猎更是少之又少,这直接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的羸弱。因此,教师一定要多闻多学,要勇于站在教学改革的潮头,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当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阅读积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知晓如何进行英语阅读才能深刻掌握其文章内涵,明白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这种阅读技巧将正迁移至学生的写作技巧,最终指向的是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2)关注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发挥,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对于英语阅读理解的见解,并进行系统性的英语阅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旁观者,教师是组织者,更是引导者。教师一定要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善于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以及具体的学习能力等多种因素展开实践性教学。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和四年级Story time及Cartoon time的教学。这两部分均以对话式阅读呈现,少则3~4个话轮,多则7~8个话轮。在传统的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的方法是详细教授对话中每个生词,之后引领学生阅读全文,要求学生在对话中标注生词的含义,便于学生以后进行反复阅读与学习。教学能力相对强一些的教师则会结合一定的情境教授生词,再教授阅读。不论是直接式还是情境式,这种切割式的阅读教学,非但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会影响到阅读教学的效果。针对三四年级Story time及Cartoon time对话式阅读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情景式角色扮演和创新式角色表演。扮演即把文本内容搬到讲台或者舞台上,表演则是需要加入学生很多创造性的元素。不论是扮演还是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过程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无形中也提升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从情景式扮演到创新式表演,这不仅仅是形式的变化,更是从模仿到创作的形式拓展,从阅读到写作的能力升级。

心得

体会

教师在单元教学中要从学生写作能力连贯、进阶发展的视角系统规划读写结合教学,明确写作能力培养的目标和阶段侧重点。为此,教师需要对单元阅读及写作语篇进行整体分析,明确其关联及利用价值并进行整合利用,基于主题语境设计多轮读写结合实践活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