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 指向关键能力的小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研究 | ||
记录人 | 徐莹 | 学习时间 | 2024.1 |
标题 | 搭建多维学习支架提升 单元读写结合教学效果 | ||
主要
内容 | 要解决学生写作无从下手、下笔词穷的问题,教师要从单元角度去设计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新体裁写作范例的阅读语篇,鼓励学生进行“作家式阅读”(writerly reading),即通过观察用词、语篇结构等进行阅读(Plakans,2009),并设计多样的阅读学习活动,分层递进地为写作搭建话题支架、语篇结构支架、语言支架、信息支架以及评价支架,引导学生做到边阅读理解边梳理内容和语言,能够模仿范例进行迁移表达,并有多次机会评价、完善自己的写作,逐步提升写作能力。 (1)问题链贯穿单元学习中,为写作搭建话题和语篇结构支架 为有效实施单元读写结合教学,教师要基于单元主题设计问题链,把单元学习内容贯穿起来,促进学生在持续学习中结构化地梳理并积累所学,为写作搭建相应的话题支架、语篇结构支架及语言支架等。 例如,外研版高中《英语》(2019年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 3 Times change!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下的“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科技发展与信息技术创新”,写作板块 Writing about a change的范文是一篇报刊专栏文章,介绍了一种可能消失的事物——电话亭。 授课教师对单元写作板块与其他语篇的关联进行分析:教材中Starting out板块说明了购物方式、居住环境、旅行方式和交流方式的变 化;Understanding ideas板块以叙事的形式讲述了彩虹书店的创新式改变;Developing ideas板块介绍了表情符号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些语篇为写作任务提供了谈论变化的话题,介绍发展变化过程及原因的词汇、语法以及连接词,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持续积累并迁移运用。 为了让学生建构有关变化的结构化知识,即“变化的事物—变化原因—带来的影响”,教师在单元各个语篇的教学过程中贯穿如下问题链,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积累相应的主题语句、词汇以及连接词: ① What are the things that will not be around/that have changed around us/that have just appeared? ② What are the reasons? ③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the change(s)? ④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hange(s)? 以上问题链为学生搭建了谈论变化的主题内容支架、语言支架以及表达结构支架。教师在写作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介绍一件可能会消失事物的文章大纲,为单元写作输出做好铺垫。 (2)充分利用阅读语篇范例,为写作搭建过程性支架 教师要从语篇标题、语篇结构框架、句子信息的展开方式、语言特点、逻辑关联词、语法等方面确定写作范例语篇的学习价值,明确学生写作模仿迁移运用的重点方面以及写作评价的重点内容,并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提供多维度支架。本案例中,授课教师分析写作板块Writing about a change的范例语篇内容和表达特点,明确其利用价值,并设计了有助于学生学习理解和迁移运用的阅读问题。
授课教师基于语篇利用价值分析设计学生阅读理解以及师生互动问题,为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搭建标题写作方式、语篇表达结构、语言表达方式及评价等方面的支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激发读者兴趣的标题,如何使文章的表达结构更加清晰,如何使文章的内容表达更加有逻辑、更连贯且具有说服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呈现写作任务:Write about something that will not be around in the future and give reasons and your comments. 师生互动讨论:How can you make your writing convincing? 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要动态建构评价支架,使学生持续地对阅读文本、写作范例以及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本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范例语篇,从读者的视角对语篇的标题、结构、内容及语言表达方式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在不断思考中产生有意注意,并明确自己在写作时可以迁移借鉴的方面。 写作前,学生将课前写的大纲与阅读范例语篇进行对照,反思如何修改并完善自己的习作。例如,学生A通过反思能意识到自己的作品仅包括消失事物、原因、影响以及自己的评论,需要补充导入和结论部分,还要增加支撑原因的具体理由。学生写作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边写作边回读范例语篇,翻看自己笔记中按照单元问题链积累的内容,筛选可以迁移运用的主题信息、语句、表达结构以及连接词等。 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先请一位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作文,教师示范如何依据标准评价,引导学生依据写作评价标准对其他同学的作文进行评价,教师再进一步点评和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学习借鉴,在自主反思中明确如何完善自己的习作,掌握写作策略,实现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 | ||
心得 体会 | 教师要把主题写作贯穿于单元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前简单地写一下就单元主题或者文本主题内容已经知道什么以及想知道什么,学完之后用几句话写一下对语篇内容的评价或者学习的主要收获和思考,依据学习收获修改、完善自己在学习前所写的内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