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文献学习与反思:小学英语美文诵读校本教材的开发(仇伟红,2017.9)
发布时间:2017-09-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仇伟红

课题名称

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培养下的诵读策略研究

记录人

仇伟红

学习时间

2017.9

标题

小学英语美文诵读校本教材的开发

主要

内容

(1)立足教材,巧用课文内容。

鉴于诵读方法的特点,它最应该是教材(课本)中的对话和课文。创编英语美文校本教材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指通过对课文语言材料的反复诵读逐渐形成语感。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会以学生现有的教科书为基本材料,从中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诵读的歌谣或者是对话,比如:三年级上册中第四单元中的:Look at the cat. It is fat. Look at the pig. It is big. Look at the monkey. It is funny. Look at the mouse. In my house.等等,选择这些朗朗上口的歌谣或者是对话,让学生去诵读,可以让他们在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中熟练掌握英语。而对话的主要功能是要求学生在读准语音语调的基础上,从英语基本材料的感性认识出发逐步上升到英语语言材料的理性认识,渐渐形成因英语学习而产生的固有语感,像电影画面一样锁定在学生的头脑中,使之在以后学英语的过程中遇到类似的情景时可以立即将已有语感展现在自己的思维中,从而达到从文字到语音乃至语意的升华,最终实现对语言内容深层意义的理解掌握。

(2)提升教材,创编诗歌、小韵文。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创作改编,创编一些可以让学生久诵不厌的诗歌,或者是小韵文等,如三年级中学习了饮料以及Where is the …?这个句型之后,可以和学生一起创编诗歌:Green tea, green tea, it is for me. In the cupboard, I see. But where‘s the key?这首诗歌琅琅上口,学生十分喜爱。同时,教师在以后多元的词汇教学中可以不断替换其中的关键词语,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再如,名词的单复数读音对于低段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师不妨利用学生学过的一首英语歌曲“Ten Little Indian Boys”把它改变成歌谣来训练学生,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名词单复数的不同发音,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3)拓展教材,补充课外语言材料。

一种语言有一种语言的精神,而传达这种精神的是音调,语感只能从音调中体会出来。因此诵读适合小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课外读物,也是比较重要的。因此我们可以从其他的英语读物中选择部分内容。小学生的读物不宜过难,因为生词过多会影响阅读的积极性,内容要富有趣味性和故事性,如短而精的童话、寓言、谜语、小诗、歌谣等。这些课外材料有助于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语音语调的准确把握。

 

心得

体会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内容健康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小学英语美文诵读教材的编写或选编时我们将与PEP教材的主题式教学相结合,从内容选择、训练形式上考虑,要符合低幼儿童的认知规律,以趣促学,以口语交际为主线,以儿童的生活学习用语为载体,紧扣低幼儿童的需求。用搜集、调查、筛选、整理、创编等方式开发出具有我校特色的,适合三至六年级学生诵读的英语美文教材,拓宽英语美文诵读内容的“广”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