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小学生积极人格现状调查问卷(中段)
发布时间:2017-06-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洁

小学生积极人格现状调查问卷

 1、你上学读书是为了( 

 A、没有知识不能生存      B、替老师学习     C、替父母学习    D、读书后赚大钱       E、同学间好玩 

2、课堂上老师提问( 

A、马上回答 B、想一会再回答 C、等别人答 D、老师抽问才答,一般不回答

3 期末考试时(  

A、心情紧张 B、有点紧张 C、无所谓 D、有信心,不紧张

 4、爸爸妈妈回家晚了感到不安。(  A、是 B、不是

5、看电视遇到伤心或感人处时(  

A、跟着流泪 B、没有眼泪 C、那是假的 D、非常激动

6、家里来了陌生客人:( 

 A、喜欢 B、主动招呼 C、不理睬 D、怯生

7、与新朋友在一起(  

A、主动邀请一起玩 B、不好意思接近 C、只顾自己玩

8、对小动物,你( A、喜欢 B、不伤害 C、捉弄 D、喜欢弄死 

9、竞选干部时( 

A、我能行 努力争取 B、当干部要多做事 C、无所谓  D、不愿当 E、我不行

10、你到学校的心情是( 

 A、愉快 B、一般 C、有时烦 D、不愉快

小学生积极人格现状调查

一、    调查目的 

知识化、信息化、竞争化程度日益加剧的当今社会是机遇与竞争并存,希望与痛苦并存,光荣与苦难并存的时代,人类将迎接来自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心理素质将是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素质,心理健康将成为21世纪对人才选择的重要条件。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把握其心理动态,分析心理问题成因,寻找合理的教育对策,我校对三~六年级200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现状问卷调查。现将过程和结果记录如下: 

二、 对象和方法

() 对象  我校于20125月对三~六年级200名学生进行调查,基本情况见表: 调查对象及问卷发收情况一览表:

年级

问卷人数

回收问卷

回收率

有效卷

年级

50

50

100%

50

年级

50

50

100%

50

总数

100

100

100%

100

() 材料与方法  调查问卷是由我根据学习动机等八方面设计的问卷,共10个小题,均为简单易行的单项选择题,由学生按问卷各题的要求,根据自己的情况逐一回答。 

() 统计

以年级为单位,按实际答题人数统计各题各项目人数,以实际答卷总数作基数计算百分比。  

二、    调查结果(备注:段—年级)

 调查统计表明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心理、交际心理、情绪情感等方面的主流较好,但仍有少数学生存在学习动机扭曲、冷漠,情感闭锁,缺乏爱心,竞争意识不强等心理问题。 

()   学习动机扭曲:

题目1:你上学读书是为了

 A 没有知识不能生存     B替老师学习     C替父母学习   D读书后找大钱    E同学间好玩

题目2:课堂上教师提问  A马上回答  B想一会再回答  C等别人答  D老师抽问才答,一般不回答

统计表明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段有15%的小学生学习动机扭曲,有10%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为了“D以后挣大钱”;2%的学生认为读书是“C替父母学习”;2%的学生认为读书是“B替老师学习”。还有1%的学生认为读书是“E同学间好玩”。正因为动机缺乏,因此相当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高,体现在课堂回答问题上,段有25%的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习变成了一种负担,一种应付。他们选择的是“D老师抽问才答,一般不回答”。小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应引起高度重视。 

()   焦虑心理

题目3:期末考试时  A 心情紧张   B有点紧张   C无所谓   D有信心   E不紧张

 题目4:爸爸妈妈回家晚了感到不安。 A  B不是 

面对考试,8%左右的学生情绪紧张,年级学生因面临的压力大,拿高分是直接的心理动机,已能体验或预计到考试结果对自身潜在威胁,因而担忧更为明显,19%出现轻微焦虑,5%属于过度焦虑。“有信心不紧张”的选择率由段的84%下降到段的74%。这种心理障碍如果处理不好,可能给学生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问题4同样显示了学生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或其他不良效果的心境,使得这部分学生焦虑不安,紧张担忧,顾虑重重,形成心理障碍,并且这种焦虑由低段段的18%上升到高段的30%,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

()   冷漠 

题目5:看电视遇到伤心或感人处时 

A 跟着流泪  B没有眼泪   C那是假的   D非常激动  看电视遇到伤心,感人的情节,中段有35%的小学生不会流泪,或认为那是假的而无动于衷,这实际上是对平时能鲜明感情反应的刺激表现了平淡,缺乏与之相对应的情感体验和表情,表现出冷漠。 

()胆怯、羞涩 

题目6:家里来了陌生客人: 

A喜欢   B主动招呼   C不理睬   D怯生

家中来了陌生客人,不理睬,段占35%,这表明了小学生中胆怯、羞涩心理比较突出,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平时见的世面少,同时也因为缺乏正确的心理引导,显得不够大方。 

()   交往情感闭锁

题目7:与新朋友在一起  A主动邀请一起玩   B不好意思接近   C只顾自己玩 

统计表明,部分小学生存在交往障碍,段有15%左右的学生与新朋友在一起时不好意思接近,甚至只顾自己玩,不善于与伙伴沟通。进一步分析发现,导致部分小学生交往的心理问题是自卑、怯弱、排斥、闭锁等,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之间的交往(也包括亲子交往、师生交往等)使人不容易接近,也得不到真正的友谊。

()   爱心的流失

题目8:对小动物,你  A喜欢   B不伤害   C捉弄   D喜欢弄死  2%的学生捉弄小动物甚至以弄死为乐,流露了一定的虐待心态,这表明少数小学生的爱心正在流失,连可爱的小动物也不能唤起他们的爱心。这可能与部分家庭的溺爱式教育有关,这种教育导致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对他人或物的关爱。 

(六)竞争意识不强。

题目9 竞选干部时  A 我能行  B努力争取  C当干部要多做事 D无所谓  E不愿当  F我不行  20%左右的学生不积极参与竞选干部,其中近5%明显缺乏自信而放弃竞争,10%左右是缺乏服务意识,不愿多做事而不愿参加竞争,5%持无所谓的态度。这表明,部分小学生竞争意识不强或服务意识不强,不想通过竞争成为胜利者,或不想为别人服务,有懒惰思想。而竞争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在人生的每一个关头,都面临着挑战和竞争,同时,总想着别人为自己服务也是不现实的。

()不良情绪: 

题目10:你到学校的心情是  A 愉快   B一般   C有时烦   D不愉快 

调查发现,学生存在在校情绪不良现象,特别是段,感到有点烦或不愉快的20%。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究其原因,反思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出情绪的低谷,保持旺盛的精力,愉悦的心情投入学习、生活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