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我校科学备课组成员黄盼盼老师外出观摩了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举行的江苏省“教海领航·课堂教学优化”高品质学术交流暨教师论文写作指导活动。
星辰实验学校巢丽娜和南京市小行小学副校长、南京市学科带头人蒋寅凡两位老师给大家带来两节《刺激与反应》的课例。巢丽娜老师整节课结构清晰,丰富有趣,各个环节环环相扣,设问精准。游戏贯穿于整节课中,以“大风吹”游戏导入刺激与反应的概念,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她还向学生提出“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为后续教学做铺垫。整节课通过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环节,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蒋寅凡老师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以当下炎热的天气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再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刺激与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蒋老师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潜概念,让学生利用已经理解的概念来进行实验活动。整节课注重科学方法的渗透,通过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环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小学科学教研员、南京市科学学科教学带头人,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组成员杨健老师对两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一节课的设计要从一个大单元进行设计,注重课与课之间的联系,科学课程标准紧密对接初中,要与初中进行衔接。教师在课堂中的实验过程就是重视学生自己进行对知识点进行加工学习的过程。
杨健老师做了主题为《走向思维性教学》的讲座,现场的老师受益匪浅。杨健老师以基于学科的视角来讨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从课堂的设计到思维的引导,逐步分析科学学科的特点与价值。在教学上,要走向思维型教学;在课堂上,要追求微观公平;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的机会。不仅如此,还要关注科学思维的进阶,从不同的学段进行剖析,关注历程,促进“思维型探究”发生,让科学学习往深处去。
(撰稿:黄盼盼 摄影:黄盼盼 审核:洪双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