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从餐桌开始
“凯凯,把电视关掉,快点吃饭。”我忍不住又一次催促起来。只见凯凯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手里的勺子机械般地有一下没一下地往嘴里送饭,对我的催促毫不在意,只是嘴里嘟囔着:“哎呀,妈妈,我就看一小会儿,这个动画片马上结束了。”
这样的场景,在我家已多次上演。每到饭点,家中的氛围便会变得格外紧张。凯凯总是不由自主地打开电视,全身心沉浸在动画片的世界里,将我的催促当作耳旁风。我曾试过命令他、呵斥他,甚至发过脾气,但收效甚微。
我静静地坐在餐桌旁,凝视着凯凯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与挫败感。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太过强硬了?那些“不要这个,不要那个”的命令,似乎只是让孩子与我的距离越来越远。
我想起了之前读过的一本育儿书,著名教育家简·尼尔森提出过正面管教的方法,这也是权威型父母的教养风格。书中提到了“和善而坚定”的理念,这种理念的执行原则就是要以尊重孩子的态度,与孩子执行已商定的规则。所以我决定改变策略,尝试用更温和、更理解的方式与凯凯沟通。
某个晚饭前,我提前关掉了电视,静静地坐在餐桌旁等待凯凯。他走进来,看到电视屏幕上的一片黑暗,脸上闪过一丝不悦。我轻声对他说:“凯凯,妈妈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它们确实很有趣。但是,我们吃饭的时候需要专心,这样对身体更好。你看,爸爸妈妈吃饭的时候也不碰手机,我们希望你也能和我们一起享受这段美好的家庭时光。当然,如果你实在想看电视,可以在吃饭前看一小会儿,但是我们需要先好好吃饭。吃完饭,你可以继续看你的动画片,好吗?”
凯凯显然对我的回答有些意外,他愣了一下,然后看着我,似乎在思考。我继续温和地说:“爸爸工作很忙,难得和我们一起吃饭。如果你总是看电视,不理爸爸,爸爸也会感到孤单和不开心的。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吃饭、聊天,不是更有趣吗?”
他想了想,点了点头,似乎在接受我的建议。那天的晚饭,我们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没有了电视的干扰,我们聊了很多。我发现,原来凯凯有这么多有趣的想法和疑问,只是以前都被我忽略了。
从那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凯凯改变边吃饭边看电视的习惯。每当他忍不住想打开电视时,我就会提醒他我们的约定。渐渐地,他开始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甚至开始主动要求在吃饭时关掉电视。
随着时间的推移,餐桌上的气氛越来越和谐。我们开始享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时光,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凯凯也变得更加开朗和健谈,他会告诉我学校里的趣事,也会问我一些奇怪的问题。
有一次晚饭时,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突然望向我,好奇地问道:“妈妈,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呀?”我轻轻放下手中的筷子,转过身,注视着他那满是求知欲的脸庞,而后认真地为他解释起光的散射原理。他微歪着头,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眨眨眼睛,似乎在努力理解着这些知识。过程中,他还不断提出许多新的问题,那一个个问题宛如闪烁的星星,充满了孩童的天真与对世界的好奇。那一刻,我心中涌动着一股无比的满足和幸福,仿佛寻觅良久,终于找到了与孩子沟通的正确方式。
如今回想起来,改变孩子的习惯着实不是一朝一夕便能达成的事情。这其中需要无尽的耐心、深刻的理解以及积极正面的引导。我感到无比庆幸,自己能够及时反思并适时调整教育方式,让这一方小小的餐桌,变成了我们亲子沟通的稳固桥梁。
现今,每当看到凯凯在餐桌上满心欢喜地与我分享他的种种想法以及内心的疑惑时,我都会感到由衷的欣慰。那些曾经的矛盾和冲突,好似被一阵和煦的春风吹散,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室温馨和快乐的家庭氛围。
我深深明白,教育子女绝非能够一蹴而就的,它鞭策着我们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反思并付诸实践。而餐桌上的亲子时光,无疑是我们家庭教育中最为珍贵的一部分。我定会继续倍加珍惜并善用好这段美妙时光,与孩子一同成长、一同进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