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亲子时光
对孩子的教育其实从胎教就开始了,出生后就变成了面对面的沟通。他会在你对他说话的时候回你,你能看得见他的意思表示,教他说话、走路,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再大一点上了幼儿园,就有了情绪的教育和引导。各种生活习惯在他看来变得更加具体化。家庭教育有很多种形式,餐桌教育便是其中的一种。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当我们想要教会孩子孝顺,从饭桌开始是一个理想的起点。餐桌不仅是家庭聚会的场所,还是传授价值观和社交技能的理想平台。通过饭桌教育,我们可以为孩子们奠定孝顺的基础,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一个简单易懂的教育机会。从小就教会孩子分享食物,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将爱和关心传递给他人的重要性。当孩子懂得与兄弟姐妹、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分享食物时,他们会开始体会到关爱和互助的概念。教导孩子正确的餐桌礼仪是培养孝顺的一部分。这包括坐端正、不发出嘈杂的声音、不说恶言恶语等。餐桌礼仪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和尊重他人的习惯。
经过一天的劳累,带着一身的疲惫,回到温暖的家。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一边用餐一边说话。正是这一天中亲子之间分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问问孩子:今天在学校受到表扬了吗?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分享一下?今天学习上有什么需要妈妈帮忙的吗?在交谈中发现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比如吃饭时左手不捧碗,挑食、夹菜时挑来挑去等)及时纠正,不训斥,一切都很自然地进行。
同时,让孩子们参与到食物的准备过程中,可以教会他们珍惜食物的价值。让他们洗菜、搅拌食材,或者简单地陪伴你在厨房里,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责任感,还可以让他们明白食物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
孩子挑食,浪费粮食,便教育他常怀感恩之心,珍惜每一粒粮食,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生活。
餐桌上的分享不光是物质上的,更应当提倡精神上、文化上的分享。而餐桌上的聊天时间是培养孩子孝顺的黄金机会。借着谈话,家长可以向孩子们传递道德和价值观,分享家庭故事,鼓励孩子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这可以促使孩子明白尊重和理解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由于平时在学校、在家,大多数时候用勺子吃饭,某一天尝试让他用筷子吃饭,他立即回应我:“妈妈,我知道关于筷子的历史。我们的筷子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我完全记得他说完后一脸自豪的表情。我和爸爸立即送上我们的赞扬和掌声。孩子在赞扬中树立了自豪感,提高了自信心,营造了餐桌上愉快的氛围,对孩子的身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能力创造幸福的生活,享受生活。餐桌上的亲子时光正是我们家独特的教育方式——吃出健康特色的餐桌文化,吃出温厚儒雅的礼仪文化,吃出和谐幸福的家庭文化。
二(1)班家长
俞杨妈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