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却用润物无声的温情感动了大家;不是顶天立地的大人物,却竭尽所能给需要的人撑起一片天。看完《知心法官》,感动溢满心怀,激情洋溢心间。
影片主人公黄志丽,从事民事审判工作14年,始终不忘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庄严承诺,用自己的真心,去倾听、去说服、去劝解、去裁决,先后审结5000多个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撤销改判,无一申诉信访,无一投诉举报,让法律有了温度,让法庭有了温情,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知心法官”。她优秀审判质效的背后,是案件上、时间上、精力上比别人“多一点”的付出。
这看似平常的多一点,却是温暖的人情与公正的法律之间的平衡。法治是规则之治,但案件背后有着复杂的情感,事实之中有着难解的缘由。如果单纯从法律技术角度处理,不但难以有效解决,还可能引发新问题。因此,她总结出“三个贯穿始终”工作方法。将调查研究贯穿审判活动始终,在化解农民工讨薪案件中,深入现场了解案件缘由,找到矛盾症结后,又主动作为,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妥善化解了涉及近百名工人切身利益的棘手案件。将亲和调解贯穿审判活动始终,在化解残疾人交通事故致人伤害案件中,充分运用调解这一中国司法传统中的独特司法技术,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唤起了受害方家人的恻隐之心,使生活几近绝境的残疾人一家感受到司法的温情。将释法析理贯穿审判活动始终,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在庭审中,让控辩双方各抒己见,适时释明法律适用等问题,让来大陆投资的台商感受到闽台之间一样的海水,一样的温度,展现了两岸司法交流合作的良好愿景。
作为一名老师,“多一点”情怀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觉得我应该做到以下四个多一点:
一、心中爱的爱多一点
好教师,心中要有爱,这种爱不仅是对工作的热爱,更是对学生的关爱。用真爱去关心学生。对“好学生”关爱备至,而对“差学生”更应加倍的关爱与呵护。用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融洽的师生关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尊敬感。所以一个好老师首先要具备的就是仁爱之心。要能从学生成长的出发,关注学生学习品质的形成,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学习的知己,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同行者,领路者和鼓励者。
二、提升素质多一点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我认为要做一名好老师,甚至必须有一河的活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渊博的文化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书育人的资本,是将学生培养成才的必备条件,是教师必备的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此外,教师更应具有渊博的知识。渊博的知识能有益于增强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是适应现代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师,平时应尽可能多的了解各方面的知识,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知识感染学生,使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三、勇于创新多一点
做一个好教师应该具有独特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名好教师一定会给孩子营造一个有诗意的课堂,使教学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塑造学生完整健全的人格。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民主平等;知识是师生互动生成的;学生成绩的评价是全方位的、立体的、运动的。要成为一名好教师还应不断地改革创新,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健康心态多一点
好老师应该有着开阔的胸怀,还要在平淡无奇的教学生涯中学会找寻自己的幸福感。过去人们常把老师比做“红烛”,照亮了别人,燃尽了自己,未免有点悲怆,但这也恰是老师的劳动成果和幸福所在,因为他用自己的绵薄之力“照亮”了别人,为社会作出了自己微不足道的贡献,他受到了社会和别人的肯定和尊敬,这样的精神财富是永恒的,是物质财富难以比拟的。
做一名黄志丽式的好教师应该成为我们每位教师终生为之追求的奋斗目标,只有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坚持不懈,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才能真正实现做一名好教师的崇高目标。
马杭中心小学党支部
李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