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三年级语文备课组举行十月份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7-10-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伟斐

丹桂飘香1017下午,马小教育集团三年级语文备课组迎来了本学期第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品读童趣故事,培养积极人格”为主题,由蒋伟斐老师和贺珊老师分别执教《三袋麦子》一、二课时。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表达了同样是一袋麦子,各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中心思想。“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很适合儿童阅读。

蒋老师的第一课时呈现出以下两大特点:1、词语理解多样。多种字词教学方法相融合,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词语的情感色彩。2生字指导扎实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找形近字、组词等方式记忆生字,让孩子在课堂上就能掌握本课生字。整堂课扎实有度让孩子在有趣的童话故事中既了解了关于“麦子”和“稻子”的相关常识,又初步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

老师的第二课时教学中,先让学生梳理童话的主要内容“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否一样”切入,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等词语来体会三个小动物的不同的处理方式。通过比较,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做事有远见的优点昭然若揭。最后贺老师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从每只小动物的身上得到启发,都选择了最合理的做法,让学生获得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课后,三语备课组成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丁晓雪张恬烨老师作为本次的中心发言者充分肯定了两位执教老师对教材的研究以及对课堂的把控,其他老师也畅所欲言,谈论自己的收获和感想。其中李泱老师提出,老是应该大胆尝试,让孩子在充满童趣的文章中充分进入角色,站在角色的角度讲故事从而达到融入课堂的效果。勇璐琰老师提出,不仅是低年级课堂,中年级课堂也应该强调学生回答问题的规范性和指向性。吴华秀主任认为,要考虑三年级孩子的学情,帮助孩子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体会人物角色特点,让学生与文中角色产生共鸣感。

(马小教育集团供稿,撰稿:蒋伟斐 贺珊 ,摄影:汪潮 丁晓雪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