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1-4的乘法口诀》教案
发布时间:2017-10-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鸣凤

1-4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P25-2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1-4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理解这些口诀的意义和结构,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2.使学生积累编写乘法口诀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类比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积累积极的学习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熟记1-4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4的乘法口诀的记忆。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 揭示学习内容

    谈话:小朋友,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知道几个几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计算。从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口诀。(板书:乘法口诀)

二、 学习1-4的乘法口诀

1.学习2的乘法口诀。

1)出示例3主题图。

谈话:星期天,小朋友最喜欢去儿童乐园玩了!走,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跷跷板!

多媒体演示跷跷板画面。提问: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提问:1个跷跷板坐2人,就是告诉我们:1个跷跷板坐几个2呢?(板书:12

想一想:122可以列出乘法算式1×2=2,为了方便我们记住乘法算式的得数,可以把这道乘法算式编成一句乘法口诀:“一二得二”。这句口诀表示:122。(指名说,分组说)

提问:1个跷跷板坐12人,2个跷跷板坐几个2人,是几个几相加?l列出的乘法算式是?可以编出的乘法口诀是?请你和同桌一起说一说。

“二二得四”这句口诀表示?

(2)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到这2句口诀的?

1.看图说图意、想几个几

2.列乘法算式、编出口诀

                                              3.说口诀意义、记住口诀

表扬:哎呀,小朋友真不简单,学会自己编口诀。看看2×1=□你运用哪句口诀?你有没有发现:计算1×22×1都是用口诀“一二得二”。

乘法口诀前面两个数表示两个乘数,后面一个数表示积。编口诀时,我们一般按照小数在前,大数在后的习惯。

乘法口诀是我们祖先留传下来的,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读起来很顺口,记住这些口诀很有用。

2.学习3的乘法口诀。

1)出示例4主题图

谈话:走,我们再去看看玩荡船的小朋友吧!

多媒体演示小朋友的场景。

提问:你能把看到的用几句话说一说吗?(1只荡船坐3人……

提问:1只荡船坐3人,是几个3,列乘法算式是,编出的口诀是,表示?

提问:1只荡船坐13人,2只荡船坐几个3人,怎样列乘法算式,编出口诀?3只荡船呢?请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交流。

(2)找规律

提问:这3句乘法口诀是怎样排列的?从上往下看,能发现什么?为什么?

指出:这3句乘法口诀是按13是几,23是几,33是几的顺序排列的,所以每句口诀的得数都比前一句多13,就是多3

(3)完成“想一想”

追问:你觉得乘法口诀有什么用处?

3.学习4的乘法口诀。

1出示例5主题图。

小朋友要坐小火车玩了!每节车厢坐4人,2节车厢坐多少人?3节、4节车厢呢?

2)请在小组里说一说。尝试完成数学书第26页的例5

3)小组形式汇报。交流、完成口诀的编写,提醒:满十时中间的就可以去掉。

完成“想一想”,说出用的是哪一句口诀。

4.完成“试一试”

追问:这两个“一”,写法为什么不一样?

5.回顾整理。

    回顾:请小朋友回顾一下,刚才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的乘法口诀?

是怎样编出乘法口诀的?编写乘法口诀要注意什么?

6.记忆口诀,指名背。

三、想想做做,巩固深化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教师读题,明确题目要求:①看算式摆小棒;②把算式填写完整;③把口诀填整。学生独立作业。

同桌互相检查摆小棒和填写的情况。

2.完成想想做做第27页第2题。

小结: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但是可以用相同的乘法算式算出结果。

3.先把乘法口诀填写完整,再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  )十二     二(  )得六        )得四

4.列出乘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1)42连加的和是多少?

(2)两个乘数都是4,积是多少?

四、总结评价,延伸拓展

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什么收获

想一想:3×4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把你们的想法写下了。

 

板书:

1~4的乘法口诀

                        几个2          几个3         几个4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一三得三       一四得四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邹寒琴

                                          2017.9.20

 

 

 

 

 

 

 

 

 

 

 

 

 

 

 

 

 

 

 

1-4 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P25-27 。内容是《1-4 的乘法口诀》及“想想做做”。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编写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学生通过摆实物,联系乘法的意义,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最后编写乘法口诀;“编写乘法口诀”的教学,属于学习法则的课型,学生运用学习法则的思维模式,归纳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乘法口诀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技能之一,如同20以内的加法一样重要,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除法所必备的知识,用乘法口诀进行乘、除法计算。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1-4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理解这些口诀的意义和结构,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2.使学生积累编写乘法口诀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类比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积累积极的学习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熟记1-4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4的乘法口诀的记忆。

  二、说教法
  本节是“编写乘法口诀”的教学,属于学习法则的课型,学生运用学习法则的思维模式,归纳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因此,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遵循直观性、知识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同时,也采用自学辅导法。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这节课我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动口说一说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和乘法的意义,动脑编写乘法口诀,归纳出学习乘法口诀的方法。让学生讨论乘法口诀中每个数在乘法算式中的名称,教学例1和例2后,学生通过自学例3,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用具准备:小棒、PPT

五、教学设计:
  )揭示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由已知到未知,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根主线,是学习新知的必经之路。从谈话入手,又能唤起学生注意,让每个学生都自觉地、尽快地进入状态。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知道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乘法口诀。(板书课题:乘法口诀)一开始我直接告诉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告诉学生乘法口诀的作用,激起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接着告诉学生学习口诀的过程。让学生想尽快的学习新知识。
    新授。
  ⒈激发学习动机,导入新课。
  我设计这样的引入: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发明,它能使乘法计算得又对又快。同学们想不想学?乘法口诀是根据乘法的意义,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最后编出乘法口诀,今天我们一起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乘法口诀。(板书课题:乘法口诀)一开始我直接告诉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告诉学生乘法口诀的作用,激起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接着告诉学生学习口诀的过程。让学生想尽快的学习新知识。
  ⒉指导操作,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让学生动手参与操作是学生手脑并用的过程。我在教学中采用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扶(即是教):通过摆小棒,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由教师编出口诀;半扶半放:通过师生同共摆小棒,让学生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师生共同编写口诀,同时让学生讨论乘法口诀中每个数在乘法算式中是被乘数、乘数还是积;放:通过教师出示自学提示,通过摆小棒,学生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编写口诀,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这样的学习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口诀的来源,知道学习口诀的方法。学习“1个几”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中难以理解的,因为没有加法算式,学生无从下手,因此,我改变教材的编排顺序,将1个几放在后面学习。通过前面口诀的学习,当我提问,1个2是几?然后写出乘法算式,学生看到乘法算式,自然的就编写出口诀,这样花费的时间少,同时也掌握一定的技能和学习方法。学习口诀后及时地进行小结,并提出要求。
  指导课间活动,调节学习情绪。
  课堂开始15--20分钟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最佳时机。在上半节课以后,学生会感到疲倦,特别是低部学生,精神易分散,注意力不集中。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上完新课后,让全班学生进行击掌活动,内容是口诀歌。我想,这样即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也记住了口诀。
  巩固练习
  教学大纲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本节课的习题设计我尽量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及时反馈,练习题如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教师读题,明确题目要求:①看算式摆小棒;②把算式填写完整;③把口诀填整。学生独立作业。

同桌互相检查摆小棒和填写的情况。

2.完成想想做做第27页第2题。

小结: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但是可以用相同的乘法算式算出结果。

3.先把乘法口诀填写完整,再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  )十二     二(  )得六        )得四

4.列出乘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1)42连加的和是多少?

(3)两个乘数都是4,积是多少?

五、全课总结,课后延伸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什么收获

想一想:3×4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把你们的想法写下了。

通过孩子的总结,让孩子知道今天学习了什么,要掌握的知识是什么,并且把课堂向课外延伸。

六、总结反思纵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灵动地整合了课堂教学的各个构成要素,努力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重视创设与学生相关的生活情境,重视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努力营造可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把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重结果更重过程,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相信必将收到很好的实效,并且把课堂向课外延伸。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邹寒琴

                                          2017.9.20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