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知之愈明,行之愈笃。2024年11月7日上午,马小艺术备课组第十周教研组活动在三楼支部活动室举行,学校全体音乐、美术教师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环节:讲座分享和互动交流。首先是宋勤明老师带来的讲座《借助美术作品欣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之后是马璟、朱敏老师的互动交流,最后是骆英组长的总结和工作布置。
首先,宋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借助美术作品欣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生动讲座。宋老师从作品欣赏意义、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策略等方面分享了在新课标下如何注重学生美术兴趣的激发,促使学生可对美术欣赏技能、美术欣赏知识等加以熟练掌握,推动学生审美情趣、创造力、想象力的提升方法的深度认识。展示了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新课标全面浸润的实践案例,例如深入研究教材、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入多元教学手段、注重生活元素的引入等等。有思考、有研究、有实践、有案例、有反思。教以潜心,研以致远,这次讲座拓宽了老师们的教育视野。
“交流共思促成长。”马璟、朱敏老师也提出了一些精辟的见解和看法。
马璟: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性学科。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对于促进学生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审美能力对于个人修养、创造力的发展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转变以往的教学思维,将重心放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上,引导学生感受美、发掘美、创造美,体会美术学习的快乐。
朱敏:绘画是美术中最基本、最普通的门类之一,画家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欣赏者通过对绘画作品的欣赏可以间接地认识社会和人生,并从美的形式中感悟其中的丰富意蕴,从而培养对美的感悟能力,积累审美经验,提高艺术素养。在欣赏方法上,要把博览与精赏结合起来。古人所说的“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晓器”便是这个道理。在博览古今中外优秀绘画作品的同时,还要对相关的绘画知识作些了解和积累,多思考,多比较,这样才会逐渐提高自己的绘画欣赏水平、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透过对作品外在形象的认知到与作品深层精神的遇合,从而达到欣赏的高层次要求。
知不足而后进,望山远而力行。春天的到来,不是一朵花的独自开放,而是百花齐放营造出的春意盎然。相信参加本次活动的每位教师都收获满满,在教育探索的道路上携手前行,共同追求教育的美好未来!
(马杭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宋勤明 摄影:邵宣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