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马小低数备课组开展了以提高备课组成员数学素养为目标的备课组活动。本次大教研活动以崔妍老师在一(6)班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盛小玉老师在一(2)班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两课形式开展。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本节课由两个部分一个整体扩展到三个部分一个整体,重点是理解连加连减及混合算式的计算顺序
本节课要重点关注几个点:
一是动态呈现。教材是静态的文本,动态呈现情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意义,在充分理解意义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二是语言表达。由以前的2个信息+1个问题,过渡到3个信息+1个问题,原来…现在…又…通过语言输出,强化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意义。
三是画图表征。通过画图,不仅理解其意义,可以为后面灵活掌握算法提供直观支撑。
崔妍老师执教一年级《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一课,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原有教材基础上增加了方块和数轴,借助多种形式表征,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和算法。本节课重点突出,目标明晰,展现了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实施。
盛小玉老师执教一年级《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一课,教学时引导学生借助摆小方块将教材情境图及思考过程动态呈现出来。在搬花盆、乘车、植树等场景中,学生尝试用数学的语言描述故事场景,表达思考过程,逐步形成四步骤思考框架和解答策略,提升了思维能力。
课后,低年级的数学老师针对两节课开展了讨论,肯定了教学设计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一步加以完善。
(撰稿:盛小玉 摄影:崔妍 审核:徐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