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相聚在星河小学,一起聆听了金银老师和宣慧丽老师执教的优秀课程, 大家一起围绕着“核心素养导视下的协作学习与数据探秘共研”的主题,进行了学习和交流。我有一些自己的感受。
先说说宣老师的课。
一、教学亮点与创新
1. 平台技术赋能,构建高效协作生态
宣老师充分利用江苏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在线协作功能,打破传统课堂时空限制,实现学生跨区域、跨小组实时编辑演示文稿。通过平台的云端存储与共享特性,学生可同步查看、修改同伴内容,形成“思维可视化、过程透明化”的学习模式,有效提升协作效率与团队凝聚力。
2. 任务驱动导向,激发主动探究
以演示文稿制作为核心任务,将知识目标(如信息整合、逻辑表达)与能力目标(如技术应用、沟通协作)深度融合。学生需围绕常州文化主题分工收集资料、设计版式、优化内容,在实践中锻炼问题解决能力,体现“做中学”的理念。
二、教学实施与成效
课堂中,宣老师以“我是常州代言人”为主题布置任务,学生通过平台分组协作,最终成果展示环节,学生通过屏幕共享互评作品,碰撞思维火花,课堂互动氛围热烈,达成了预期教学目标。
三、改进建议
1. 强化技术指导,提升操作熟练度
部分学生在使用平台协作功能时存在操作卡顿或误删内容等问题,建议宣老师在课前增加平台操作微视频预习环节,并提供常见问题解决手册,减少技术障碍对协作效率的影响。
2. 优化分组策略,促进均衡发展
部分小组因成员能力差异导致分工失衡,建议宣老师采用“异质分组”原则,结合学生技术能力、学科特长与性格特点分配角色,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发挥优势、共同成长。
再谈谈金老师的课。
本节课以数字人技术为创新载体,围绕数字“24”展开,结合常州天气变化活动,为学生搭建了探索数据规律的趣味平台,让人眼前一亮。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听课感受。
一、技术赋能,情境新颖独特
教师巧妙运用数字人技术,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极具时代感与吸引力。数字人以生动活泼的形象引入课题,围绕数字“24”展开讲解,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以常州天气变化为活动情境,将抽象的数据规律探索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创设,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为后续探究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目标明确,教学层次清晰
从课堂呈现来看,教师对教学目标把握精准。通过对常州天气数据的观察、分析与整理,引导学生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数字“24”,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分析天气数据,层次分明,由浅入深。先带领学生初步观察数据,认识数据的基本特征;再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类等操作,深入挖掘数据中的规律;最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输出。各环节过渡自然,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两节都是非常优秀的示范课,给我的启发颇多。要上好一节课不容易,两位老师为了自己的这节课都做了许多的前期准备。我们也应该潜下心来,好好研究教材,钻研教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