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有幸在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参加了武进区中小学教学沈小伟名教师工作室第二次教研活动,通过观摩两节研讨课《发现数据中的规律》、《根据规律进行预测》,我收获满满。
张老师的《发现数据中的规律》以课前游戏导入新课,用“小雨”“中雨”“大雨”指令配合拍手动作,引导学生在游戏互动中感知规律。这种导入方式可迅速抓取学生注意力,且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课主题。
教学过程中,数据可视化与关联分析的内容让我印象深刻。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数据的关联分析,且用色阶来体现数据的可视化,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切实掌握了数据处理的实用技能,逻辑思维、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也得到全方位锻炼。这让我明晰,信息科技教学不能仅局限于知识传授,更应着力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去剖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操作中稳步提升信息素养。
课堂中,张老师也展示了deepseek的《关于恐龙园人流量数据分析的报告》,让学生明白人工智能的分析报告比我们的分析报告更详细,更具体,细节更多。同时,张老师也明确提醒学生对信息的甄别与利用。邱老师的《根据规律进行预测》以“小小职业体验官”为情景创设,让学生以地铁调度员、田径教练、交通警察三个不同的模拟体验角色,选择合适的图表来分析相关数据,根据数据的分析情况进行相应的预测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邱老师为学生设计的学习单非常符合本课学习内容。整个学习单层层递进,不仅体现了本课的学习内容,同时还体现了任务驱动,合作探究,AI指导等。
两节课都是在教材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与拓展,同时也都有用到人工智能,都明确提醒学生,面对海量信息不能盲目轻信,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伪存真、筛选整合,这是信息科技教学的关键要点,也是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素养的体现。
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明白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也看到了信息科技教学的多样可能性。贴近教学内容的导入可以事半功倍,设计巧妙的学习单可以激发学生的无限可能,高度重视信息素养与安全意识可以助力学生的信息技能与理性思维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