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武进区沈小伟名教师工作室第二次教研活动于武进区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开展,本次研讨课由三实小的张小柳老师执教和邱一辉老师执教,全体工作室成员以及一些区内优秀信息教师参与观摩。
张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发现数据中的规律》一课,张老师以“雨声游戏”导入,引导学生通过动作发现口令中的规律,自然过渡到“数据规律”主题,既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又有效调动了课堂氛围;结合语文课中的气候谚语、数学课的统计图表,通过分析东非大草原气候数据,引导学生理解数据与自然规律的关系,体现了学科融合的智慧;通过组合图表分析、色阶标注法等工具,帮助学生将抽象数据转化为直观信息,逐步掌握“观察现象→大胆假设→反复验证→得出规律”的科学探究方法;通过讨论气候谚语的局限性(如地域差异),引导学生辨证看待数据规律,体现了信息社会责任的教育目标。
邱一辉老师执教的是《根据规律进行预测》,以“小小职业体验官”为主线,设计交警、教练、调度员等角色任务,让学生在真实问题中运用图表分析规律、提出预测建议,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引入“豆包”AI工具辅助预测,既贴合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素养要求,又帮助学生理解科技与数据的结合价值,培养批判性思维(如辨别AI建议的合理性);通过“数据模型”定义解读和《台风预测》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大数据在科学预测中的作用,拓宽了课堂的视野与深度。
两位教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素养导向”的教学理念,通过情境化、工具化、合作化的学习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与数字化创新能力。张老师的课堂如“探路者”,带领学生发现数据之美;邱老师的课堂如“实践家”,助力学生用数据解决现实问题。两节课共同构建了“观察→分析→预测→应用”的学习闭环,为信息科技学科教学提供了优秀范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