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有幸前往苏州参加沿江七市(区)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研讨,聆听了来自各地区老师的课堂。整个活动围绕四年级第七单元《根据规律进行预测》、《大数据与生活》,以及跨学科项目化内容展开。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朱聿铭老师的《大数据与生活》一课。这一课是第七单元的最后一课,朱老师从单元知识回顾导入,用轴将行为、数据、规律、预测四个关键词通过产生、分析、模型等词汇串联起来,并指向生活,体现了大数据与生活的紧密相连。而后分别出示了四段视频,让学生数每一段视频中出现的车辆,从而引出大数据的第一个特点——规模大。类比性教学,利用车辆的变化,对标每分每秒不断增加的数据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数据规模庞大这一特点。挖掘出特点之后,利用之前的车辆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在视频中可以收集到什么数据,对视频进行切片,让学生自行挖掘视频中的数据类型,小结大数据的第二个特点——种类多。第三个特点是速度快,我日常教学中是通过时时刻刻都在产生数据,让学生去体会的,朱老师则是利用《疯狂动物城》闪电的经典桥段查车牌,让学生自行判断这样的数据还是大数据吗?大数据的速度快指的是处理和生成速度,但是目前我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呈现方式,可以让学生彻底理解。
因为整节课都是围绕车辆展开,所以大数据的第四个特点也是从交通方面进行切入,大数据下的交通是什么样的,从大数据在交通当中的应用与帮助,挖掘出价值高这个特点。最后结合大数据的四个特点去分析智能推送现象,这个部分和整体的情景有一些脱节,但是也有一个亮点,朱老师用scratch做了一个智能推送体验游戏,结合学习单,帮助学生理解智能推送的逻辑。并与人工智能这个热点相结合,分析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组合,还给AI喂数据,让学生体验了一下。总结部分用的是思维导图的形式。
这个课的前半段特点部分是比较亮眼的,后半部分因为课堂情景变化,所以显得课堂有些脱节,但是有利用scratch体验,人工智能等内容将学生带到了一个新的环境,让学生单元知识框架更加完整,与导入部分契合度较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