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马小高年级语文备课组十六周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沈斐

5 27 日,马杭中心小学语文高年级备课组开展了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依托学校区级课题《跨学科学习下小学语文情境式写作的实践研究》,由沈斐老师执教《威尼斯的小艇》一课, “情境浸润 — 任务驱动 — 多元体验” 为主线,跨学科点亮语文课堂,多学科视角解码异域风情。

地理视角解码 “水上城市” 的空间逻辑课堂伊始,沈老师结合威尼斯地图,引导学生观察 “河道纵横交错” 的地理特征,对比北京胡同布局,以 “空间认知” 切入文本通过直观的地理区位分析,学生不仅理解 “小艇是主要交通工具” 的必然性,更建立 “环境影响生活方式” 的跨学科认知。数学思维量化 “小艇长度” 的具象感知针对 “二三十英尺” 的抽象表述,沈老师引入数学换算思维直观感受小艇 “长而不宽” 的比例特点。将语言文字转化为数学符号,既突破词语理解难点,又培养 “用数据描述事物” 的理性思维,体现语文与数学的跨界联动。艺术体验构建 “动静之美” 的多维表达在赏析小艇外形描写时,沈老师融合美术与音乐元素:组织 “速写小艇” 活动,要求学生依据文本关键词(长、窄、深、翘)绘制简笔画,通过线条勾勒强化 “静态外形” 的视觉记忆;播放两段风格迥异的旋律,让学生选择与小艇特点匹配的配乐,并结合 “新月般的幽静”“水蛇般的灵动” 阐述理由,以听觉体验深化 “动静结合” 的写作手法理解。

评课环节中,老师们肯定课堂的跨界创新:地理元素让 “水上城市” 可触可感,数学换算赋予文字精确性,艺术体验则激活审美感知。这种 “语文为核,多科赋能” 的设计,既落实了 “抓住事物特点描写” 的语文要素,又培养了学生跨维度思考的能力。

此次教研课不仅展现了沈老师对教材的创造性解读,更探索了 “大单元、大概念” 视域下的跨学科教学路径,为我校 “学科融合育人” 提供了鲜活范例。

上课照片.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