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250610教研活动学习心得-宣慧丽
发布时间:2025-06-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宣慧丽

2025年610日上午,武进区沈小伟名教师工作室第次教研活动在鸣凰中心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以“探索数据素养与信息安全教育的教学新路径”为主题,由祝苏兰和邱云老师分别执教《保护好自己的数据》和《大数据与生活》,收获颇丰。

祝老师的课以“亮亮朋友圈泄露隐私”的动画情境贯穿全课,通过“校园开放日数据保护”这一真实任务,将数据分类、加密、备份等技能融入“闯关”环节,设计“火眼分辨术”、“神隐无形术”、“绝密封锁术”等趣味任务,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据泄露的危害,有效激活信息安全意识。在对比弱密码“123456”与强密码“P@ssw0rd2025#School”,结合口诀和网站检测,直观讲解密码强度原理。

教学中建议可以增强学生互评。在“密码强度检测”“朋友圈打马赛克”等实操环节,可增加同桌互评或小组展示(如“谁的密码更安全”“谁的打码最隐蔽”),通过互动强化对“最小化分享原则”的理解,同时提升课堂参与度。

邱老师的课以“短视频智能推送”“购物网站推荐”等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切入,通过提问“手机为什么懂我”引发认知冲突,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这种从日常体验出发的导入方式,将抽象的“大数据”概念与学生生活经验建立关联,有效激活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教学过程通过“初探大数据特征”“制定旅行攻略”两项核心任务,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观察、讨论、实践。通过“旅行规划师”活动尝试运用大数据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建构“海量、多样、高速、有价值”的大数据认知框架,同时培养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教学中建议可以适当拓展大数据与个人隐私的关系,如结合“智能推送依赖用户数据收集”的背景,引导学生思考“数据使用的边界”,既呼应课标中“信息社会责任”目标,也为后续学习“数据安全”埋下伏笔,形成知识闭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