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武进区沈小伟名教师工作室于马杭中心小学举办了第四次教学研讨活动,本次研讨围绕五六年级新教材展开,谢榴炜老师执教五年级《用流程图描述算法》,沈小伟老师执教六年级《过程与控制的三个环节》,两位老师在新教材上的探索给予了我们宝贵的学习经验。
谢榴炜老师执教的《用流程图描述算法》一课,以智能音箱、唤醒算法,声控灯以及最后的自动贩卖机购买流程,生活场景为例,让抽象的算法具象化。利用扣子空间制作图形符号认识小程序,帮助学生区分。整个学习过程互动性可操作性更多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幅提升,更具自主性,体现分层教学。教学环节非常的清晰,并且在每一个环节都会有一个小结,以图片或者是数字人的形式。在这节课的后半段书上用到了自动贩卖机这个例子,自动贩卖机的算法比较复杂,在第一课时去给学生用这个案例,会比较吃力,可以换一个典型算法,包括输入输出和简单判断就好,比如说完美餐桌评比,根据残余食物的重量,判断优胜。利用生活当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可以更快处理并理解。
沈小伟老师执教的《过程与控制的三个环节》一课,整堂课通过具象体验→半抽象分析→抽象建模的递进设计,从感知到探究再到实践,帮助学生重构知识框架。通过将工业控制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认知阶梯,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搭建了思维脚手架,为技术类课程的抽象概念教学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特别是感知计算环节的具象化处理策略,利用新旧知识的交替结合,通过scratch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过程与控制。将工业控制理论转化为可触摸的学习路径。实现从数字设备到智能系统的认知迁移,完美契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具体运算阶段到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需求。
两位老师通过生活经验具象化、技术工具场景化、素养培养问题化,实现了从知识传递到思维塑造的转型升级。特别是数字孪生技术在两节课中的应用,为操作训练提供了零成本实践平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