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马小高年级语文备课组第十周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尤丹洁

114日,马杭中心小学语文高年级备课组开展了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依托学校区级课题《跨学科学习下小学语文情境式写作的实践研究》,由尤丹洁老师执教《夏天里的成长》一课,围绕“万物生长”主题,探索多学科协同育人的教学新路径。

尤丹洁老师的课堂紧扣“万物迅速生长”的核心,在“古诗导入、初读梳理、聚焦生物、模仿练笔”环节中,自然融入多学科元素,让语文学习突破文本边界:语文+劳动:在“农谚教学”环节,学生不仅理解了“六月六,看谷秀”“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字面意思,更通过课前查找“谷子抽穗期与温度的关系”“处暑节气后农事安排”等知识,明白了农谚背后蕴含的劳动智慧与农业规律,实现了语文与劳动学科的自然融合。语文+科学:聚焦第二自然段“生物生长”时,结合之前“绿豆发芽”的观察实验,学生不仅能提取课文中“瓜藤一天长几寸”“竹子一夜多半节”的信息,更能结合科学实验中“水分、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补充说明“夏天生物长得快的科学原因”,让语文的“文本解读”与科学的“实证观察”相互印证,深化了对“飞快生长”的认知。

课后,备课教师围绕“跨学科教学的切入点与落地路径”展开研讨。大家纷纷指出,《夏天里的成长》这一文本本身具备跨学科特质——“生物生长”关联科学,“农谚智慧”关联劳动,“生长之美”关联美术,此次课堂实践为“语文+”跨学科教学提供了可复制的范例。

此次跨学科教研活动,以《夏天里的成长》第一课时为纽带,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让语文课堂不再是孤立的知识传授,而是成为整合科学、劳动、美术等学科资源的“育人场”。未来将继续以文本为依托,挖掘更多跨学科教学素材,推动各学科教师协同备课、联动授课,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拓宽认知视野、提升综合素养,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实践育人”的教育目标。

(撰稿:尤丹洁  摄影:谢梦斐  审核:谢梦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