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第三次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17-11-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秦雯

秋高气爽,10月14日,马小教育集团一年级备课组教研活动如期开展,由采菱小学的李丹,谢萍和秦雯执教的课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丹老师执教的《江南》清新自然,本诗做为一首汉乐府诗,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一些写作风格,语言朴素、明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采莲的风光。在初次朗读这首诗的时候,李丹老师学生有一种回归自然、回归本我、生命本真的感觉。基于这样的认识,李老师在教学设计时秉承着教学要契合儿童内在成长和学习节奏的原则,结合孩子已有的生活体验为孩子的学习创设情境,提供具体、可供想象的学习背景,让孩子的身心和文字内容形成和谐的共震,使孩子能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爱上语文,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

谢萍老师的《四季》第一课时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以问题体系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抓住"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这条研读主线,读中悟,悟中读;读中说,说中议;从读中习得语感,发展语言。同时,又以生字教学为重点,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整堂课上,谢老师能抓住孩子的心里特点,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会清楚,有序地表达,学会认真倾听,学会正确评价,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而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丰富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表现能力一定要给予保护和鼓励。

  秦雯老师在谢老师上课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诗,它是以儿童为对象的、富有感情, 用凝练、有韵律的分行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我先以读为先导,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并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感悟、品味语言,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而后,引导学生仿编诗歌,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良好的范例,学生的感观被调动起来,仿编诗歌便容易起来,他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充满了勇气和信心。这样,不仅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引导学生把文本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学习至此,才算真正达到了实效。

  课后位进行了说课,教研组成员也展开了积极讨论。各位老师就低年级课堂教学提出了三点希望:练就游刃有余的教学技能;锤炼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学会充满激情的启发指导。各位成员听后受益匪浅,纷纷表示赞同。

 

IMG_4060.JPG

IMG_4059.JPG

IMG_4055.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