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学习字条的书写。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故事导入:
一个中国留学生在获得德国某名牌大学博士学位后,决定留在德国发展。可他找了一家又一家公司,均被谢绝。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学生猜测。)
真正原因:该生逃过三次票,没有一家公司愿意要一个逃票的员工。
这个中国留学生缺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诚实与信任》中找答案。
2、板书课题,学习“诚”,部首言字旁,表示与语言有关,说话要诚实,言行一致就是诚。指名两人读题,然后齐读课题。
3、“诚实”与“信任”放在一起,它们之间会产生怎样的联系呢?(只有你对别人诚实了,别人才会信任你。)
4、过渡:你们读了这篇课文,会对题目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词。(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
出示:第一组词语:驱车、布鲁塞尔、能见度、碰碎
(1)练习读准词语。
(2)这里面有你不懂的词吗?理解:
驱车:本来指驾驶或乘坐车辆。联系上下文,它在文中应该是什么意思?所以“驱车”也可换成“开车”“驾车”。
布鲁塞尔:比利时的首都,如今已发展成为欧洲生活条件最好的城市。
能见度:眼睛能看见物体的清晰程度。比如说:晴朗的天气,能见度高;下雨天,雾霾天,能见度就差。
教学生字“碎”: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生字?(石字旁加个“卒”;翠的羽字部换成石字旁……)是啊,从字形看,将石头变成小颗粒,就是“碎”,可以组词( )( )( ),在田字格里描红,提醒,右边两个小小的人手拉手,下面一竖不要穿过它。
(3)你能用上“因为……所以……”把这些词连成一句话吗?联系课文内容试试看。(这就是故事的起因) 板书:因为……所以……
3、出示第二组词语:超出、 厘米、毕竟、责任 联系
(1)练习读准词语。
(2)超出,就是超过; 厘米是长度单位,一厘米多长?二十厘米呢?
毕竟、责任?我想把这两个词语送进句子能帮助我们理解。
(出示)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指名读好长句子。
毕竟:究竟、终归、到底 责任:应承担的过失
4、现在,你能用以上词语,说一段连贯的话吗?
5、你发现刚才我们说的这一段话其实就是文中哪几小节的内容?对,文中1—3小节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这就是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我们抓住关键词,就能把长文章读短。如果要概括这段段意的话,你还能说得更简洁吗?(我不小心碰碎了小红车的反光镜,主动留下字条,请小红车主联系我。)
6、齐读1---3 节。
7、这个故事是怎么发展的呢?谁来读一读4—10小节,想想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8、这段话着重写了电话内容,没有提示语,你能分清哪句是我说的,哪句是小红车主人说的吗?同桌讨论练读,男女分角色来读一读。
9、读后交流,你也能抓住几个关键词来说说这部分写了什么?(我和小红车主人在电话中互相表示歉意或感谢。)
10、课文最后一节写了什么呢?听老师读,指名回答。(小红车主人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11、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这篇课文可分几段?怎么分?用“//”做上记号,
1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连起来讲一讲?
(出示)一天夜里,我驾车碰碎了 ,于是我留下了 ,三天后车主打电话来 ,他说我给他留下了 。
三、走近字条
.同学们,我明明给车主留下了一张字条,为什么他说我给他留下的是诚实与信任呢?(板书:一张字条)
2.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这是一张怎样的字条?其实这张字条就在你们的抽屉里,只不过上面是空白的,请大家拿出来替作者写好。字条上写些啥呢,课文中有提示,请大家浏览课文,找到相关句子,用“-----”画下来。 3.指名读: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4、字条内容了解了,那你知道,字条的格式是怎样的吗?复习留言条格式: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像这种找人没有找到,只能留给对方一个简短而明了的字据,叫留言条。三年级时,我们已学习过,谁还记得?
(出示):【留言条格式】
留言条的格式也分四部分:标题、称呼、正文、署名和日期。
标题:要在第一行的正中间写上“留言条”三个字。
称呼:要顶格写,条子留给谁就称呼谁。
正文:在称呼下一行空二格写正文,简单明了的把你要给对方说的事情写清楚。
署名和日期:要在正文下面写清楚谁留的条子,并在右下角写清年、月、日。
6、学写留言条
7、交流。评讲
四、总结:下节课,我们再一起透过这张字条,走近这个感人的故事。
五、作业、完成语文补充部分习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