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马小集团思品教研组暨沙龙研讨活动的通知
一、活动主题:“关照儿童立场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二、活动时间:2018年1月4日(周四)中午12:10—13:10
三、活动地点:南田楼图书馆
四、参加人员:思品教研组成员:李泱、丁晓雪、张春燕、崔沥云。
五、活动安排:
(一)前期准备
各成员围绕主题,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每位成员准备3分钟发言,带好书面材料。)
(二)研讨活动
1、丁晓雪老师做“关照儿童立场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的讲座。
2、各课题组成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研讨交流,进行学期总结。
3、李泱老师总结发言。
(三)活动拓展
各成员将讲座精神,研究活动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严格按照各项要求,规范思品的课堂教学。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8年1月4日 | 地点 | 图书馆 |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 师6人 | 实到人数 | 师5人
| |
主持人 | 丁晓雪 | 活动 形式 | 讲座、沙龙研讨 | |||||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
关照儿童立场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 |||||||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 1月4日,寒风瑟瑟,挡不住老师们学习的热情,马小品德教研组成员在图书馆举行了以“关照儿童立场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为主题的思品教研组活动,本次活动由丁晓雪老师做“关照儿童立场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的讲座,接着各课题组成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研讨交流,进行学期总结。 讲座由丁晓雪老师组织讲学。一开始,丁老师提出“人在课中央”的说法,是来源于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这里的人,特指儿童。讲座就是为围绕“儿童立场在道法课教学中的体现”展开。讲座分为3个板块展开,分别是:理想中的儿童立场、教材中的儿童立场、教学中的儿童立场。最后,丁老师表示:大家真正落实“人在课中央”,需要坚定不移地把儿童的发展作为教育的追求,以他们的主动发展闪亮我们的生命,与他们一起直面瞬息万变的世界,应对走向未来的挑战。 听完本次讲座,老师们纷纷发表关于“儿童立场”的理解,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思品教学中,无论是情境创设体验,还是自身生活的反复体验,都让我们懂得了,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都要让儿童充分“体验”,爱自己,爱他人,在经历中感受,在成长中收获,让儿童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形成良好习惯,在将来做自信、阳光的好少年! | |||||||
评 价 | 沙龙活动后,老师们对于“儿童立场”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今后必将对于今后的教学及研究起到引领作用。 | |||||||
填表人 丁晓雪
马小集团思品教研组举行以“关照儿童立场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为主题的思品教研组暨沙龙研讨活动
1月4日,寒风瑟瑟,挡不住老师们学习的热情,马小品德教研组成员在图书馆举行了以“关照儿童立场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为主题的思品教研组活动,本次活动由丁晓雪老师做“关照儿童立场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的讲座,接着各课题组成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研讨交流,进行学期总结。
讲座由丁晓雪老师组织讲学。一开始,丁老师提出“人在课中央”的说法,是来源于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这里的人,特指儿童。讲座就是为围绕“儿童立场在道法课教学中的体现”展开。讲座分为3个板块展开,分别是:理想中的儿童立场、教材中的儿童立场、教学中的儿童立场。一、理想中的儿童立场。这个板块为教师明确了“儿童”的概念,专指小学生,内涵上更能体现儿童阶段的生命需求和活力,课堂的设计、教学都要站在“儿童立场”。以一节《春节》的教学设计为例进行研讨分析,提醒我们 必须叩问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有哪些是反儿童的,需要沉下心来剖析、改进自己的课堂。二、教材中的儿童立场。以新编的一年级道法教材为例,详细剖析了新教材中儿童立场的体现。1、根据儿童发展需要,确定核心教育主题。2、将儿童生活的逻辑,作为教材编写的逻辑。3、用儿童自己的语言,展开儿童自己的世界。三、教学中的儿童立场。这个版块告诉我们:教学,应追求适性发展。(一)教学准备——适当。1、教材解读:充分; 2、学情分析:到位; 3、教材加工:合理; 4、学生准备:必要。(二)教学目标——适切。1、第一目标: 情感与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 。2、表述的科学性:行为、条件、标准。3、内容的适切性:符合学情。4、目标对象的针对性:以学生为表述的主语 学习目标。5、目标维度的多样性:不能仅仅关注知识类目标。(三)教学资源——适度。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特点。(四)教学活动——适宜。在教师角色定位、激发真情实感、做到动静结合、确保人人参与。最后,丁老师表示:大家真正落实“人在课中央”,需要坚定不移地把儿童的发展作为教育的追求,以他们的主动发展闪亮我们的生命,与他们一起直面瞬息万变的世界,应对走向未来的挑战。
听完本次讲座,老师们纷纷发表关于“儿童立场”的理解,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思品教学中,无论是情境创设体验,还是自身生活的反复体验,都让我们懂得了,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都要让儿童充分“体验”,爱自己,爱他人,在经历中感受,在成长中收获,让儿童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形成良好习惯,在将来做自信、阳光的好少年!


(马杭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丁晓雪 摄影:张春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