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加几
盛小玉
一、铺垫准备
谈话: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小猴家做客,出发前让我先来考一考你们。
出示:10+4= 10+2= 10+6=
9+1+4= 9+1+2= 9+1+6=
谁能马上算出得数?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9+1+4=14后追问,怎么算的。
提问:请你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指名说。
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现在我们出发去小猴家吧!
二、新课传授
1.教学例题
(1)理解图意
谈话:看!小猴已经拿出水果招待我们了。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能用几句话来说一说吗?指名回答。
说明:盒子里有9个红苹果,盒子外有4个绿苹果。
师:小猴它有个疑问,出示:一共有多少个?
提问:谁能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指一名回答。
提问:那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可以怎样列算式呢?
指名回答:9+4=
(真行!你都算出来了。)
(2)初步感受“凑十法”
1)师:那么9+4等于几呢?你能看着图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吗?
2)全班交流。预设:1.数一数
2.把9个苹果凑成10个(指名板演)
学生完成以后,看着屏幕,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师:他把1个绿苹果放到盒子里,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9和1凑成10.(板书贴出来。)
这样就把4个绿苹果分成了1个和3个,也就是把4分成1和3(板书贴出来)。9个红苹果加1个绿苹果是10个,10个再加3个就是13个。这样我们就算出了13个。
3)提问:刚才我们看着图算出了9+4=13,那么9+4=?看着算式我们可以怎样想呢?
先想(边说边板书:引导说9和1凑成10,把4分成1和3,那怎么算呢?指名:先算9+1等于10,再算10+3等于13)
师:现在谁能把刚才的四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呢?指三名说后,(说得时候适当引导)。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现在会说了吗?全班齐说。
师:我们算得一共有几个苹果呢?(13个)我们要在后面写“个”,用()括起来,它叫单位名称。
(3)小结
小朋友通过看图,想到了先把9和1凑成10,像这样先凑成10再算得数的方法就叫做“凑十法”。
(板书并领说:凑十法)
那么你会用凑十法计算这一道题吗?
2.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看图说图意,求一共有多少朵可以怎样列式?(PPT:9+7=)
提问:怎样很快知道一共有多少朵呢?
请你先圈出10朵,在下面的算式中再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投影学生答案。说一说是怎样算9+7等于几的。
说完一个后,追问:为什么把7分成1和6?校对答案
再指一名说说怎么算(边说边PPT演示)
小结:刚才我们用“凑十法”计算了9+4和9+7,都是先想9和1凑成10.把后面的数分成了1和几,先算(9+1等于10),再算(十+几等于十几)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师:小猴在搬木块。你能看图说说图意吗?
明确:左边有9块,右边有6块,一共有多少块?怎样列式?
(PPT:9+6=)
追问:小猴为什么搬1块到左边呢?它用的什么方法?
要求:请小朋友按小猴的凑十法,在书上填一填,算出得数。
交流得数,让学生看式子说算法:9和1凑成10,把6分成1和5,9+1等于10,10加5等于15.
(2)那么这道题你会做吗?请你自己看图说图意,然后在书上填一填,算一算。
指1名回答说说怎么想。明确:9和1凑成10,把5分成1和4,9+1等于10,10加4等于14.
(3)提问:为什么这两道算式要把6和5都分成1和几呢?
指名回答
小结:刚才我们计算了9+4,9+7,9+6和9+5,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9加几(板书) 在算9加几的时候都是先想9和1凑成10,再把第2个加数分成1和几。
2.想想做做第2题
那么这道题你会做吗?出示:请你先圈出10根,再计算。
投影答案,交流答案。
提问:9+3是怎么想的?
3.想想做做第5题
(1)下面我们来看一组算式,在这些算式中藏着一些小秘密,请你先算一算,再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2)请小朋友轻读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1都是9+几(对,这些算式都是9加几,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9+几,揭示课题)
2第二个加数从小到大
3得数从小到大
(引导说)4得数十几中的几比第二个加数少1
(3)小结:哦,我听明白了,就是得数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一。看是不是这样呢PPT
真是这样,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个1到哪儿去了呢?)
指名回答,9和1凑成10. 所以,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一,这个就是9加几里面藏着的小秘密。知道了这个秘密,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又对又快计算9加几了。
4.想想做做第四题
师:想挑战一下吗,小蚂蚁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数学问题。
学生抢答。
小朋友算得真快,看来大家已经会运用这个秘密来计算9加几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呢?——9加几
用什么方法来计算9加几呢?——凑十法
小结:先想9和1凑成10,就把加上的数分成1和几,9加1等于10,10加几等于十几。
《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第9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我设计的“9加几”这节课,目的在于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初步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上完课后,我对教学环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上课伊始,我从导入情景图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诱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在讲“凑十法”这个环节,我让学生看着图说一说9+4可以怎么算,再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在说的过程中,有的说“一个一个数的方法,知道9+4=13”。有的说:“从9往后接着数”。不管哪一种方法我们都要给予表扬。教师应开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引导孩子再动动脑筋,逐步引导孩子说出“凑十法”。然后脱离图,看着9+4=?这个算式再想一想可以怎样算?再一次探索凑十法。因此,凡是孩子们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我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这节课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让学生说的环节过少,没有做一定量的练习题。但我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同伴的帮助下,我一定会尽快的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