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7年9月19日 | 地点 | 二年级 |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 17人 | 实到人数 | 17人 | |
主持人 | 张亚娟 | 活动 形式 | 研讨 | |||||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 《火红的枫叶》是2016苏教版新编入的一篇金波先生的散文。文章以第一人称表达,亲切自然,抒发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教学中按照“寻找火红的枫叶”——“找到火红的枫叶”——“做火红的枫叶贺卡”的顺序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课文,从我寻找火红的枫叶的经过感受我们对老师的爱没有最深,只有更深,体现对老师的敬重。 | |||||||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 张老师把学习语文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同时, 针对这篇课文抒情性强、适合朗读这一特点, 采取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 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 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章的内容, 在读中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在读中体会文章字里行间包括的尊师、爱师之情。教师的情绪感染了学生, 学生读得非常投入, 可谓声情并茂。学生已经完全进入到了文本当中, 和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共鸣, 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那种尊师之举、爱师之情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小朋友, 学生都能通过朗读表达自身的感情,读得如痴如醉。 胡小洁老师的课紧扣“爱”的主题,整堂课围绕“我是怎样找枫叶的?这是一片怎样的枫叶?”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抓住人物心理,体会浓浓的爱。通过提问:我为什么要那么用心地寻找枫叶?要最红最红的枫叶做什么呢?让学生产生疑问,带着阅读兴趣学习第四自然段,通过想象孩子在制作贺卡时的精心细致,引导学生体会“我”对老师的“热爱”。最后通过介绍教师节来鼓励学生动手为老师做贺卡,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统一。课堂节奏稍快些,及时抓住一些教学生成,胡老师的课会更好。
| |||||||
评
价 | 课后两位进行了说课,教研组成员也积极讨论,沈燕萍老师就低年级课堂教学目标如何达成做了总结,让各位成员受益匪浅。 |
填表人 郑丹平
九月份二年级语文教研活动通知
研讨主题 | 倾泻浓浓师爱,营造积极课堂 | ||
研讨时间 | 2017.9.19(周二)下午第一、二节课 | ||
研讨地点 | 马杭中心小学 | ||
执教者 | 张亚娟 | 执教内容 | 火红的枫叶(第一课时) |
执教者 | 胡小洁 | 执教内容 | 火红的枫叶(第二课时) |
参加人员 | 二年级语文老师以及相关领导 |
马杭中心小学九月份二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火红的枫叶》是2016苏教版新编入的一篇金波先生的散文。文章以第一人称表达,亲切自然,抒发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教学中按照“寻找火红的枫叶”——“找到火红的枫叶”——“做火红的枫叶贺卡”的顺序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课文,从我寻找火红的枫叶的经过感受我们对老师的爱没有最深,只有更深,体现对老师的敬重。两位执教老师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课堂效果。尤其是张老师的课堂识字教学形式多样,朗读训练扎实有效,课堂丰满有层次,堪称第一课时教学的典范。
张老师把学习语文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同时, 针对这篇课文抒情性强、适合朗读这一特点, 采取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 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 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章的内容, 在读中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在读中体会文章字里行间包括的尊师、爱师之情。教师的情绪感染了学生, 学生读得非常投入, 可谓声情并茂。学生已经完全进入到了文本当中, 和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共鸣, 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那种尊师之举、爱师之情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小朋友, 学生都能通过朗读表达自身的感情,读得如痴如醉。
胡小洁老师的课紧扣“爱”的主题,整堂课围绕“我是怎样找枫叶的?这是一片怎样的枫叶?”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抓住人物心理,体会浓浓的爱。通过提问:我为什么要那么用心地寻找枫叶?要最红最红的枫叶做什么呢?让学生产生疑问,带着阅读兴趣学习第四自然段,通过想象孩子在制作贺卡时的精心细致,引导学生体会“我”对老师的“热爱”。最后通过介绍教师节来鼓励学生动手为老师做贺卡,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统一。课堂节奏稍快些,及时抓住一些教学生成,胡老师的课会更好。
课后两位进行了说课,教研组成员也积极讨论,沈燕萍老师就低年级课堂教学目标如何达成做了总结,让各位成员受益匪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