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在古诗词教学心中培养学生的悟情能力
发布时间:2017-10-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郑丹平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2011年10月17

地点

二年级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17人

实到人数

17人

主持人

张亚娟

活动

形式

研讨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本次教研活动围绕《在古诗词教学中悟情、融情、升情》的主题,由郑丹平老师、沈燕萍老师分别执教第7课古诗词二首的两首诗词。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二年级,学生首次接触到古诗词。因此在开题教学中,郑老师深入浅出解释什么是“词”。在对词有初步理解的基础上,郑老师再教学《江南忆》。一读词,学生字;二读词,解不懂;三读词,会诗情;四拓展,深感情;五学唱,更升华。整堂课节奏紧凑,诗画结合,读诵结合。学生既晓了江南之美又悟诗人相思之情。多种形式的朗读加上适时拓展,难易结合,让学生整堂课都身处诗画的海洋中遨游。

沈燕萍老师一位资深的低年级教师。无论是对教材的理解还对课堂教学秩序的调控,都显示了她深厚的教学功底。《敕勒歌》是首北朝民歌,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豪情。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沈老师的课堂把天的苍,野的茫,山高草低的景象演绎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领会诗句后的朗读,在沈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读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滋味,把听课者的情绪都调动起来,随着最后生字的出示,大家才慢慢回过神来。课尽人仍旧意犹未尽。


 

 

教研组内各个成员就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中肯地指出了两堂课中精彩的地方,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相信,二语教研组以后在古诗文教学中会更注重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


月份二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通知

研讨主题

在古诗词教学中悟情、融情、升情

研讨时间

2017.10.17(周)下午第一、二节课

研讨地点

马杭中心小学录播室

中心发言

周小萍               华玉芬

执教者

郑丹平

执教内容

忆江南》

执教者

沈燕萍

执教内容

敕勒歌》

参加人员

二年级全体语文老师以及相关领导

 

二年级语文备课组十月份教研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17-10-18   点击:56   来源:原创   作者:郑丹平

1017日,马小二语教研组齐聚一起,开展本学期第二次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围绕《在古诗词教学中悟情、融情、升情》的主题,由郑丹平老师、沈燕萍老师分别执教第7课古诗词二首的两首诗词。两位执教老师深入钻研教材,备课充分精心演绎,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尤其是老师的课堂,识字、朗读训练扎实有效,课堂丰满有层次,堪称诗歌教学的典范。

二年级,学生首次接触到古诗词。因此在开题教学中,郑老师深入浅出解释什么是“词”。在对词有初步理解的基础上,郑老师再教学《江南忆》。一读词,学生字;二读词,解不懂;三读词,会诗情;四拓展,深感情;五学唱,更升华。整堂课节奏紧凑,诗画结合,读诵结合。学生既晓了江南之美又悟诗人相思之情。多种形式的朗读加上适时拓展,难易结合,让学生整堂课都身处诗画的海洋中遨游。

沈燕萍老师一位资深的低年级教师。无论是对教材的理解还对课堂教学秩序的调控,都显示了她深厚的教学功底。《敕勒歌》是首北朝民歌,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豪情。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沈老师的课堂把天的苍,野的茫,山高草低的景象演绎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领会诗句后的朗读,在沈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读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滋味,把听课者的情绪都调动起来,随着最后生字的出示,大家才慢慢回过神来。课尽人仍旧意犹未尽。

可以说,两位教师的深情演绎,让学生在领略诗词美的积极心理品格上又进了一步。

课后两位进行了说课,教研组成员也展开了积极讨论。金玉老师低年级课堂教学提出了三点希望:练就游刃有余的教学技能;锤炼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学会充满激情的启发指导。各位成员听后受益匪浅,纷纷表示赞同

 

                                        (撰稿:郑丹平  摄影:胡小洁)



3.jpg

IMG_8052_旋转.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