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学习与反思:好习惯,从这里开始——小学生有序品格培养案例
发布时间:2017-11-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晓丹

好习惯,从这里开始——小学生有序品格培养案例

作者:石马三星博爱小学   杨小芳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则终生受益。“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寸尺不已,逐成丈匹。”这句话虽然朴实,却也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奥的道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同样,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要从小抓起,从小就有好习惯是成功的第一步。所以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要肩负起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怎样培养,这显然是要花时间、精力,耐心、细心地去观察、去实践。       

一、案例背景

我班上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父母长辈都比较宠爱,长辈包办代替较多,学生的学习、生活缺乏自主性、独立性、条理性。很多学生行为习惯较差。表现在:书包、桌椅、桌匣、桌面摆放凌乱;个人穿戴不整齐;排队集合做不到快静齐;就餐没秩序,造成桌面、桌下一片狼藉,整个就餐过程一团糟。总之,学生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都是乱糟糟,做不到井然有序。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的就餐、卫生、排队集会,教室里的桌椅、物品摆放,以及学习上做到井然有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卫生习惯,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朝着有利于健康方向发展,我在班级管理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二、具体做法

(一)我是快乐小火车

开展这种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火车的出发和回站是有一定秩序和规则的,在生活中,事事也存在秩序和规则。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A组代表汽笛声“呜——”,B组代表车轮转动的声音“轰隆——轰隆,”C组代表火车快速行驶的声音“咔嚓——咔嚓”。老师是火车司机,发出火车出发和回站的口音。学生根据老师的口令有序地发出三种声音。出发时:呜——轰隆——咔嚓,回站时:咔嚓——轰隆——呜。如果有同学错了,全部重新开始。活动中老师提问:1.如果声音出错了,火车还能开动吗?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像开火车一样必须得遵守秩序和规则呢?3、假设我们午餐时打饭的队伍、走向操场做操的队伍就是一列火车,你觉得要怎样做它才能开起来?刚开始学生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出错,一会儿汽笛声响了,一会儿出发声响了……他们也觉得“无序”好麻烦, “有序”在生活中是多么重要。师生这样反复做,让学生明白:排队、集会、就餐要有序,遵守规则,得有规则意识。这样每天大课间和排队就餐坚持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学生的规则意识就会逐渐增强。课桌椅摆放整齐、桌匣内和桌子上物品摆放整齐、书包内东西按序摆放,会给人一种舒适、整洁的感觉。

(二)整理课桌我最快

开展这种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我们应该养成随手收拾的好习惯,随时保持生活、学习、游戏地方干净整洁,并试着学会怎样整理书包:按照书本大小、厚薄把书本分类放在书包里,其余文具、物品归类放进书包,把书包放在指定位置。一天夕会,我突然走进教室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今天来一场比赛——比比谁整理课桌、书包又快又好”。同时提出比赛要求,要求做到:1、不用的东西整齐进书包。2、书包内书本按照大书、小书、作业本、文具的顺序依次摆放。3、桌面、抽屉干净、整齐无杂物。活动中提问:1、怎样才会整理得最快?2、你觉得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还做得不够好,你准备怎样改进?3、你能用你学到的方法来整理我们的图书角吗?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坚持做下去,不懈怠,我还在班上设立了监督岗,每天不定时的对学生的课桌椅摆放、桌匣、书包、桌面的物品摆放进行突查,对做得不好的同学,要求其整改。这样,学生也从自己整理内务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一种别样的收获和快乐。

(三)我是班级小主人

这种活动,主要是想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以及教他们学会美化班级环境、爱护班级卫生。我是这样操作的:把教室按情况分成几个板块,在班上设立了“电灯管理员”、“饮水机管理员”、“图书角管理员”、“清洁工具管理员”等。要求他们按要求管理好自己的责任范围。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管理班级,采取两周一轮流。同时,每一个学月进行评比,评出优秀管理员。这样,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大大的提高了,主人翁意识增强了,教室里再也没有谁乱丢乱扔了。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小主人。

(四)约定课间四件事

为了督促孩子们养成井然有序的好习惯,我们做出了课间“四件事”,即是:1、课前准备;2、离桌归椅;3、捡拾垃圾;4、垃圾入筐。每天下课以后,都有专人负责统一组织孩子们做这四件事。经过几星期的训练,孩子们的课间四件事和课间玩耍非常有秩序。

(五)与家长沟通交流

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家校联系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学生的很多不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形成,都和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所以及时与家长沟通是整个养成教育的重要一环。首先我和家长联系,针对孩学生具有的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进行原因分析,让家长知道自己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该如何做,然后和家长制定了一些方案。如:1、让家长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有关学校或生活中的小事,增加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和信任度。2、在家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监督孩子在家整理自己的书包、书桌和房间。通过父母的榜样作用或言行让孩子明白,只有勤劳、诚实的孩子才受人喜欢。这样,通过和家长的联系沟通,使家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达成意见一致。

(六)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作为一个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就该率先垂范。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老师是一个什么样子,对教出来的学生大豆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作为班主任,要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行为中去,即要求学生做到自己首先做到。。如果老师以身作则,学生就会模仿,并下定决心去做好,同时还能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融洽师生关系,增强老师的威信,正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七)及时总结与表扬

抓住小学生喜欢表扬奖励的心理特点,我在每周五下午的班会课上做到了“一总结一表扬”。即对本周获得有序币达到五枚的孩子奖励一枚奖票,获得一次抽奖机会。这样,孩子对活动开展就不会有倦怠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三、教育效果

经过半学期的教育、训练,班上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能做到有序了。主要表现在:1、排队集合有序。在排队集合过程中,学生之间再也没有推推搡搡、你拥我挤、叽叽喳喳吵闹的现象,队列很快能做到快静齐。2、就餐安静有序。以前就餐时,半天无法安静,吃饭时桌子上下到处是撒落的饭菜粒。经过训练,现在就餐时做到了分餐快、安静就餐,桌面上下再也看不到饭菜。3、教室内,桌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书包内整齐干净,桌面上再也看不到乱七八糟的书籍和作业本了,只要你一进教室,会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4、很多家长反映,以前孩子在家都是乱丢乱扔,经常找不到自己的东西,经过训练后,学生在家也能很好地整理自己的内务,对人也有礼貌了,也能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了。因为他们从劳动中知道,别人的劳动很不容易,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就是对别人最大的尊敬。从上学期后半期对学生们进行有序品格的培养和训练一直坚持到现在,学生也不再那么浮躁了,班上的纪律也很好了。我们班多次被评为学校的“有序班级”,“五项评比”在学校也名列前茅。

 

学习与反思:在培养学生的有序品格的过程中,抓住这样几个方面:1、要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阶段是学生可塑性比较强的一个阶段,他的行管养成在这个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小学生年龄小,对他们的训练要适时、有度,不能违背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2、在习惯培养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持之以恒,千万不能在取得一点成绩过后,就不严格要求,加强监督管理了。这样,孩子也会在思想上产生松懈心理,不能坚持,从而让我们的训练只能半途而废。3、不断激励。在活动中,要不断的进行总结、奖励,激发学生参与兴趣。4、调查研究,查找原因,找出适合自己班级训练的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根据自己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方法,这样才收到了一定成效。

学生不管是好的行为习惯还是不良的行为习惯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这当中有来自家庭的、社会的、周围环境等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好的我们要给予表扬,并发扬光大,对于不好的行为习惯,那就要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去观察,查找原因后,制定班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善于发现,求实创新,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就会更加得心应手,我们的付出也将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学生的良好习惯也会从我们小学教育中养成。我们的小学校园也将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