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观察物体》教案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鸣凤

观察物体

                              王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践的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辨别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或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初步体会观察者与观察对象间的位置关系,发展几何直观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活动,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不同形状

教学难点

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参观学校

小朋友,我来自马杭中心小学,我们的学校非常美丽,下面请跟着老师一起参观一下吧。

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从幸福走向幸福,希望每一个来到我们学校的小朋友都是幸福的,这是我们学校的校训石,上面刻着“有度”。

这是我们学校的南田楼,它是以大书画家恽南田先生的名字命名的,沿着幸福大道往前走就看到了我们的逸格馆,从这里走出了许多的乒乓冠军,他们是我们学校的骄傲。

2、观察学校大门

这是我们学校的校门,老师拍了两张照片,请问哪一张是在学校外面拍的?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的?

:一号照片是在学校里面拍的,二号照片是在学校外面拍的。

师:你判断的真准确,你是怎样想的呢?

:从外面拍的照片能看到校名,学校的大楼。

:从里面拍的照片能看外面的家长接送孩子的牌子,广告牌。

师小结:站在学校的外面能看到学校里面的景物,站在学校的里面能看到学校外面的,所以我们观察的位置不一样,看到的

场景也可能不一样的。

3、观察教室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每天上课的教室。

师:在教室里、老师也拍摄了两张照片(逐张出示并标号),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知道哪一张照片是在教室前面拍的,另一张照片呢?

:1号照片是在教室后面拍的.2号照片是在教室前面拍的。

:你是怎样判断的?

生:黑板不一样,前面的黑板有生字。

师:后面的呢?

生:后面的黑板是做装饰用的。

师:教室前后2块黑板不一样。

生:第一张照片有电视机,第二张照片没有电视机。

师:你抓住了电视机这个特征。

生:桌子也不同,一张照片上能看到桌肚,另一张照片看不见桌肚。

师:是的,你抓住了桌肚这个特征。

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教室前面和后面的特征,准确地作出了判断。

板书:仔细观察,抓住特征,准确判断

揭题:今天我们就要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组织活动,实践感知

1、明确观察方向

师:大家有没有看到有一位小客人也想加入我们的学习,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生:小熊。

师:小朋友,你在小熊的什么位置?

生:我在小熊的(前、后、左、右)

师:我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请站在小熊前面的小朋友起立,你们是几号位,(我是1号位,在小熊的前面)。

3号位小朋友起立,说一说你在小熊的哪面?(我是3号位,在小熊的后面)。

小熊左面的小朋友向我挥挥手,你在小熊的哪面?

还有一面的小朋友是几号位?你在小熊的哪面?

接下来,我们就从前后左右四个位置来观察这只小熊。(板书:前面,后面,左面,右面)

2、组织拍照活动

 师:请小朋友伸出你的双手,学着老师的样子做一个照相机,来给小熊拍张照。请所有小朋友面向小熊坐好,在你的位置上平视小熊,老师说一二,小朋友说“咔嚓”,我们一起来给小熊拍张照。

师:一二。生:咔嚓。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你拍的小熊是什么样子的?(学生闭上眼睛想,默数1-5)

(1)从前面观察

师:1号小朋友不动,其他小朋友面向老师坐端正,1号小朋友说一说我在小熊的()面,看到了小熊的()

生:我在小熊的前面,看到了小熊的脸鼻子眉毛眼睛。(2人说)

接着出示4张照片

你能找出他们拍的小熊照片吗?(学生回答后,问1号小朋友,他们说的对吗?)请1号小朋友面向老师,老师拿着小熊和屏幕上的比一比,一样吗?

师小结:是的,我在小熊的前面,看到了小熊的整张脸。

谁能像老师一样说一说?(指名说,齐说)

2)从后面观察

师:现在小朋友都是面向老师的,那么哪些小朋友又是面向小熊的,说一说:我在小熊的()面,看到了小熊的()

生:我在小熊的后面的,看到了小熊的后背、后脑勺、后面的带子。(1人说)

接着出示3张照片

请小朋友找找看,3号小朋友拍到的是哪一张?(学生回答后,问3号小朋友,他们说的对吗?老师拿着小熊和屏幕上比一比)

师小结:是的,我在小熊的后面,看到了小熊的后背。

你能像老师一样说说?(指名说,齐说)

3)从左面观察

师:请3号小朋友面向小熊,其他小朋友面向老师,坐端正!3号小朋友说一说我在小熊的()面,看到了小熊的()

生:我在小熊的左面,看到了小熊的左脸,左脚……。(2人)

接着出示2张照片

你能找出他们拍的小熊照片吗?

师:大家有不同意见了,怎么办呢?下面有请每个小组的其他3个小朋友也到2号位,也就是小熊的左面仔细观察,说一说:我在小熊的()面,看到了小熊的(  )(自由说,请一组说)

老师拿着小熊和屏幕上的比一比,你们拍到的到底是哪一张呢? (全部坐回位置)

师:刚才,我们都在小熊的左面,看到了小熊的身体是朝左的。

谁能像老师一样说一说?(女生说,男生说,齐说)

4)从右面观察

最后一张照片是在小熊哪面的小朋友拍到的?(右面)

是不是呢?请一位右面的小朋友拿着小熊到前面比一比,说一说:我在小熊的()面,看到了小熊的(  )。

生:我在小熊的右面,看到了小熊的右脸,脚是朝右的。

师:是的,我在小熊的右面,看到了小熊的身体是朝右的。

你能像老师一样说一说吗?(女生说,齐说)

5)比较左右两张照片

我们继续仔细观察这两张照片,左边一张是在小熊的哪一面拍到的?为什么?右面一张呢?

生:左面一张是在小熊的左面拍摄的,看到了小熊的身体是朝左的。右面一张是在小熊的右面拍摄的,看到了小熊的身体是朝右的。

在左面和右面拍到的照片是……(相反的)

师小结:刚才,我们在小熊的前后左右四个位置进行了仔细观察,知道了在小熊的前面,看到小熊的整张脸;在小熊的后面,看到了小熊的后背;在小熊的左面,看到了小熊的身体是朝左的;

在小熊的右面,看到了小熊的身体是朝右的。我们观察的时候,抓住了小熊不同位置的特征,作出了准确的判断。

3、换位观察

谈话:小朋友想不想到其他位置继续给小熊拍照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

师:我们在转的时候是从1号到2号,2号到3号,3号到4号,4号小朋友到哪里了?准备好了吗?

(1)第一次换,定位置-快拍照-闭眼想-选照片,说说你拍到的照片是什么样子的?(小组长组织好,轮流说一说)

(2)第二次换,轻轻放回继续转-定位置-快拍照-闭眼想,现在你在小熊的那面,看到了小熊的什么?(小组长组织好,轮流说一说)

3)第三次换,轻轻放回继续转-定位置-快拍照-闭眼想,现在你在小熊的那面,看到了小熊的什么?(小组长组织好,轮流说一说)。

(4)回到原位。

4、根据记忆选照片

1)请全体小朋友面向老师,想一想如果你在小熊的前面,拍到的是哪张照片,你能选一选吗?你能很快找出你对面小朋友拍到的照片吗?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张照片,你有什么发现?

师:是的,两人观察的位置相对,看到的形状是相反的。

2)想一想如果你在小熊的左面,拍到的又是哪张照片,谁愿意来选一选?那么剩下的这张照片是……(对面小朋友拍到的照片)

观察这两张照片,你又有什么发现?

师:是的,两人观察的位置相对,看到的形状也是相反的。

师小结:我们知道,通过仔细观察,抓住小熊的特征,就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我们还知道,两人观察的位置相对,看到小熊的样子是相反的。

5、现在请1号位的小朋友把小熊放回桌肚,3号小朋友把照片放回信封,再放回桌肚。

三、教学例题,巩固方法(时间大约5分钟)

师:现在有四个小朋友在给小猴拍照,下面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到的呢,先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完成作业纸的第一题。

学生完成在作业纸上,师巡视指导。

选择两张作业纸(一张正确,一张错误)

:这位小朋友是这样连的,和他一样的请举手,还有小朋友是这样连线的,错在那里?

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呢?

生:第一张是小梅拍摄的,她站在小猴的左面,拍的照片我们能看到,第二张是小明拍摄的,他拍的照片正好是和小玲相反的。

师小结;在小猴的左面,看到了小猴的身体是朝左的,在小猴的右面,看到了小猴的身体是朝右的,这两张正好是相反的。

谈话:请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了,那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是不是观察高手,看老师的奖章还能送给哪个小朋友。

四、练习拓展,内化新知

1、瞧,校园里停了一辆汽车,这三个小朋友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这辆汽车。他们看到的是那张图片,你能帮他们连一连吗?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校对,说说理由?(连线顺序车头和方向盘,车尾、侧面)

延伸:你能说说在这个女孩的对面,看到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

生:和她是相反的,看到的车头是朝右的。

2、小汽车小朋友会观察了,那你们喜欢的飞机模型会观察吗?想一想每个小朋友看到的飞机模型是什么样子的,在括号里填上小朋友的编号。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教师巡视。

交流展示学生作业。

在飞机的什么面和什么面看到的是相反的?

五、畅谈收货,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你有什么收获?

生活中需要我们观察的物体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小朋友们做一个有心人,在生活中观察观察再观察,能成为一名小小的数学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