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12.小动物过冬
发布时间:2018-01-1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素芬

12《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马杭中心小学   蒋素芬

教材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12课,本课是一篇韵文,诗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他们脚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后部分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画画的原因,介绍青蛙要冬眠的知识。全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

2、会写“竹、牙、马、用、几”五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游戏中掌握四中动物爪(蹄)的形状。

2、在朗读中体会“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喜悦。

3、通过“观察”等方法理解为何“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动物特点的热情。

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为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会写“竹、牙、马、用、几”字。

2、难点为正确区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脚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大家坐得真端正,亮晶晶的小眼睛里充满了智慧。上课。)小朋友们,冬天到了,寒风冷飕飕的,但是,我们最盼望的下雪天到了。看着这漫天飞舞的大雪,你会说什么?指名说,当说到“下雪啦”时,课件出示“下雪啦,下雪啦!”追问:当你看到这么一个雪白的世界,最想做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下雪天做的事情:堆雪人、打雪仗、堆雪人。)你的心情怎么样?(生说到高兴,师引导:那你这么高兴,快把这个消息告诉老师、同学吧!说到开心,就开心地读一读;说到快乐就快乐地读一读。)

2、快乐的,高兴的,兴奋的心情,可以用“!”来表示,这叫“感叹号”(点红感叹号),让我们把这个消息告诉更多的朋友(女生:下雪啦,下雪啦!)

你周围的小朋友听见了,还有很多小朋友没听见呢?(男生:下雪啦,下雪啦!)

我们一起把这个消息告诉所有的小朋友。(齐读:下雪啦,下雪啦!)

3、看,雪后的大地,白茫茫的一片。树上,房子上,草地上,到处一片雪白。这时候,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呈现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齐读。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

二、自主学习,感知课文

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吧!请小朋友听清读书要求:(课件出示读书要求)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争取把它读会。(学生自由读)

2、每个小朋友都非常认真,真好。雪花一片一片,多美啊!睁大眼睛瞧瞧,雪花上有什么?(课件出示:一群  竹叶  月牙  不用  几步  为什么  参加  洞里  睡着)

谁愿意来叫叫它们的名字!(指名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3、真能干,这些雪花听到你们的叫声,都高高兴兴地落在地上,吸引来了一群小画家。(呈现句子: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4、说说看,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指名说,师相机板贴动物图片(你们的眼睛真亮,把这些小画家都照着了。)引导学生用下列句式练说。(课件出示)

呈现句式:雪地里来了       ,来了       ,来了        ,还来了        

换个说法:雪地里来了                          ,还有          

再换个说法:雪地里来了                                    

5、 第2句联系课文和实际情况重点理解一群(小鸡来了是不是一群?小狗来了是不是一群?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都来了是不是一群) “一群”就是——学生:就是很多。

你们能用“一群”说一句话吗?课件出示例句,引导说话。说词语、看图说话。(门前大桥下有一群鸭子,一群小羊,一群小鸡……)

三、理解感悟,品读课文

1、小朋友们真棒!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要考考你们:雪地里的小画家都画了些什么?请大家在课文中找一找,并用波浪线画出来。(学生自由读课文)谁已经找到了,请说一说你的答案?(学生回答)

2、好,说的很正确。谁愿意上来把小动物画的画贴上。(四名学生上黑板贴板贴)

3、他们贴完了,看看他们贴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检查检查。

(课件出示: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相机学习生字“竹、马、牙”,点红生字,谁有好办法记住了哪个字?说到“竹”时,出示竹的字理图,并引导学生说说竹子的用处。比较“马”与“鸟”。

指名2-3人读。这个句子呀如果我们想把它读得更好一些,还有一个小窍门呢?大家看:

出示: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老师呀,在画红线的地方都会停顿一下,先听老师读。谁想试试?指名多人读,相机点评。大家一起读一遍。

4、同学们读得太好了,那老师想问问大家,为什么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呢?同桌讨论讨论。指名说。

a谁能用老师这里的句式说一说?

出示:因为(        )的脚印像(        ),所以(       )画(        )。

你表达的又准确又流畅,来我们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读。齐读。

b出示:因为(        )的脚印像(        ),所以(       )画(        )。

生:因为(小狗)的脚印像(梅花),所以(小狗)画(梅花)。

很正确,看这就是梅花。出示:花。把这个词读一读。

看梅花花瓣的形状就跟小狗的脚印很像呀!来,谁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c出示:因为(        )的脚印像(        ),所以(       )画(        )。

生:因为(小鸭)的脚印像(枫叶),所以(小鸭)画(枫叶)。

师:我们一起把这个说一说。开始

d出示:因为(        )的脚印像(        ),所以(       )画(        )。

生:因为(小马)的脚印像(月牙),所以(小马)画(月牙)。

e谁会把四种小动物的脚印像什么连起来说一说?课件出示。指名2-3人说。再齐读。

f下面我们分小组来当一当这些小动物。(课件出示)

g小动物们的脚印在雪地上竟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勃勃生机。多高兴呀!让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吧!(出示: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5、你们画画时要用什么?(学生:笔、水彩笔、蜡笔……)这些小画家,本领可高了,(多媒体出示: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他们用什么画画的?(脚印.哦,这些小动物不是真的在画画,而是他们走过雪地,爪、蹄子踩在雪地上,就留下了脚印,像画儿一样。)相机学习生字“用”,“用”组词说话。比较“几”与“儿”。

很轻松的几步就能画出一幅画,好,我们把这个句子读一读,注意红色的字要读清楚呀!

出示:不用颜料不用几步就成一幅画齐读。

6、多么轻松愉快的场面呀,请同学们想像一下,还有哪些小画家会来画画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先同桌交流一下,再汇报交流。

出示:

雪地里的小画家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画,(     )画,

    )画,(     )画。

不用颜料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幅画。

7、真了不起,都成小作家了,写出了这么好的儿歌。那我们回到课文中读一读吧!齐读。

8、咦?这么热闹的场面,谁没有参加?青蛙没来,它在哪里?谁来给“洞”组组词?

青蛙在洞里干什么的?一起说。来,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我来问,你来答。听明白了吗?出示: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

青蛙睡着了可不要吵醒它呀?青蛙为什么没参加?(生:它在洞里睡着啦。)

青蛙睡着了其实是在——生:冬眠。

青蛙在冬季寒冷,食物和水份缺乏的时候,睡在洞里不吃不动,等到第二年春天才会醒来,这就是冬眠。要冬眠的动物还有很多。你还知道有哪些小动物在冬眠不能来吗?(生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引说课文句式。(   )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

9、真聪明!在冬天,尽管它们睡着了,但是其它小动物把雪天打扮得这么美,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配乐)齐读课文。

10、课文这么短小,会背吗?会背的同学举手。来,会背的背,不会背的看着老师的提示。

四、书写指导、巩固生字

1、《雪地里的小画家》还被编成了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学唱这首歌? 我们先来听一听课后再来学唱这首歌,好吗?播放歌曲。

2、要想弄清楚更多动物脚的特点,同学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观察。在这篇课文中,有几个字要求我们会写。你们看看田字格里的生字宝宝,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拓展阅读

大家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

出示:程宏明,他就是程宏明爷爷,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在我们这一册课本中有两篇文章是他写的。一篇是(《比尾巴》)一篇就是(《雪地里的小画家》)

程宏明爷爷就是根据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充满趣味的事情,创做了许多儿歌。在他儿子还小时,他看到儿子蹲在水盆边,就走过去,儿子难过地说星星快淹死了,于是他创作了《捞星星》这首儿歌,想听吗?

老师给大家读一读吧!读《捞星星》

出示:

 

 

 

 

 

 

 

咱们同学读的时候,可以用上这节课学的停顿,读好标点符号。

程宏明爷爷还写了许多有趣的儿歌,课下请同学们读一读:《聪明的仙鹤》《好玩的剪贴》。

出示:推荐阅读《聪明的仙鹤》《好玩的剪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