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文献学习与反思: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英语经典诵读(杨鹂,2017.11)
发布时间:2017-11-1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鹂

马杭中心小学英语区级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培养下的诵读策略研究

记录人

杨鹂

学习时间

2017.11.11

标题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 

主要

 

内容

为了引导小学生做好英语诵读,我们教师应该从下面几点做起。

 1、摆正诵读心态,激发诵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搞好诵读教学,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小学生诵读的兴趣。不少学生认为熟读、背诵是一件苦差事,毫无乐趣可言。每当需要完成背诵任务时,许多同学能拖则拖,临到检查,抱着书本背得昏天黑地。虽然短时间内也能收到一些效果,但时间一长便忘得一干二净。久而久之,学生厌恶背诵的情绪越来越浓,有时甚至会导致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应先让学生认识到诵读的重要性,知道诵读是帮助记忆单词、对话、句子、课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最佳途径,所以必须要有正确的心态。有了正确的心态,教师在进行诵读教学时可以紧扣每一单元的主题,采用多媒体、录音、示范朗读、编写儿歌和韵文等各种手段来激发小学生诵读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与成功是相互依赖的。人们从事某项实践活动经常取得成功,就可以使人们的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心情舒畅,兴趣就会不断地形成、巩固和发展。而对某项活动的兴趣又促使人们克服重重困难,经常地获得成功。诵读学习也是如此。教师要经常地正确地评价学生的诵读,指出学生读音和情感表达上的缺点,使之及时纠正,多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这样学生就会时时感受到成功和进步的欢欣,这在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教师范读,以情传情 

   好的范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心灵的启迪,美的熏陶。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最能把课文所表现的内容直接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为学生朗读提供范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口语的水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配以动作,绘声绘色的范读,将静态画面变成动态画面。 

3、把握诵读层次,提高诵读能力。 

    就小学英语朗读的内容来说,可分为字母、单词、句子、对话、课文及少量的语法知识。在字母教学方面,可以强化单音练习。在单词教学方面,要求读准单词,掌握重音,这是朗读最基本的要求。学习英语,首先要做到发音正确。如果语音上出现了问题,本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也听不懂,那英语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读单词时,教师应把单词的逐个音标分解,读给学生听,指导学生练。然后再要求学生把整个单词跟老师或录音读。学生不断练习,从而形成正确的发音。在句子教学方面,可以由单词到词组,再拓展成句子,循序渐进,便于学生轻松快捷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在对话和课文教学方面,可以在边诵读时边出现实物或图片,或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表演出相关的动作,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轻松而有趣,且易于掌握,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不知不觉便掌握了这一单元的对话和课文。 

 

心得

体会

我推荐听与教材配套的磁带,学生可以边听边跟读。听懂了,听熟了,即可开始跟着大声朗读。读可以使学生了解自然的英语语音、语调,重读和弱读、连读以及失去爆破等发音技巧,从而减少文字对学生形成自然、连贯的发音习惯的负面影响。听、读进行完后便可以开始背诵了。这时的诵应尽可能遵循听来的框架进行模仿。从开始朗读到能够背诵,中间有一个孕育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缺少。这个过程也是让学生认识到,从一个个孤立的单词到连贯的语句中的语音是如何变化的,从而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习活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