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四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发布时间:2018-01-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维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

你们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四(3)班的全体任课教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你们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校组织的家长会,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你们对子女的关心和对我们学校工作的支持。同时我也代表我班全体同学感谢大家的到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于学生来讲,只要自己的家长身在其中,来参加会议对他们来讲就是骄傲,就是幸福。他们就会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并且更加努力的学习,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作为班主任我的工作思想是:一切以提高学生素质出发。能够让学生锻炼的,尽量让学生锻炼。在学习方面,我不以成绩论英雄,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表现好些,进步一点点就鼓励,及时表扬。在我半学期的努力下,现在我们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局面,班级学生集体荣誉感很强,当然班级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和家长共同携手来解决。比如:打扫卫生不及时,迟到、还有个别同学不按时完成作业。

  我将班级孩子大体分为四类:

  第一类:品学兼优的孩子,这些孩子学习品质很好,有很好的自制力,能主动学习,他们是沈宇辰、范家慧、祝家静、江家乐、戚涵雅、马志成、朱奥荣、管月彤、司睿、王慧妍、刘亚迪、蔡翔、杨博瀚、朱子轩、李志远、张晴、王怡然、刘思怡、王金媛、严为民、张茜雯、陈依婷,我为这些孩子的家长自豪,你们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孩子,他们不仅是家庭的骄傲,也是我们老师的骄傲,这些孩子在生活上需要家长给予更大的关心。

  第二类学生,他们努力学习,但基于多种原因,如: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上不够自觉、自制力不强等等,这些学生成绩不拔尖,但他们也有希望,他们是李培宁、陆晶晶、万江世杰、韦奥、陈明华、陈振傲、和龙俊、陈永齐、王子涵、李家乐、蔡永清、魏华剑、真钰轩、汪俊俊、孙萌、韩洪超,冯玉霖,这些学生就是所谓的可上可下的学生,发展好了,是重点,稍有松懈就将擦肩而过,面对这样的学生,家长不仅需要给予关心,有时也需要给予必要的帮助与督促,在孩子的成绩中,不仅有老师的培养,学生的努力,更有家长的汗水。

  第三类学生,是我最想表扬的。 第一位就是朱天得。这个孩子这个学期的进步非常大,作业能按时完成,字迹变得工整,默写的错误率大大降低,考试成绩更是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进步我们所有老师有目共睹的,这样的进步在以前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在这进步的背后他的父母更是付出了很多,时间、精力、金钱。他的例子相信会给你一定的启发,对于老师来说,你的孩子可能只是班级里的1/46,可对于你的家庭来说,却是100/100,你付出多少,孩子就能回报多少。我还想表扬陈振傲,作业上的字迹越来越端正,学习也越来越自觉;我想表扬马金龙,这个学期拖拉家作的情况越来越少,感谢家长的大力配合;我想表扬徐浩,最近几周的家作质量很高,学习态度端正了不少,希望能继续保持……

  一个学校最重大的事是教育孩子,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同样也是教育孩子。同样一个教师在同样一个班级上课,为什么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而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一些呢?这其中关键在于家庭教育。那么如何能做一个称职的家长,在品行,性格,学习方面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和影响呢?

  我想:

  一、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习惯,对孩子的道德品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对不良行为要及时地预防和矫治。所以希望家长监督学生上网、玩游戏、看课外读物等现象。更要注意孩子与人交往,星期天除了做作业外的行为,及时发现苗头加以制止。

  二、家长要多一些时间和耐心去和孩子交流。孩子并不仅仅满足家长物质上的给与,学生需要的是和家长的真诚交流。

  往往一个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家长的期望,家长要经常性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校地表现,和学生共同制订学习目标。家长要投入更多一点的精力关心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了解孩子什么时间该上学,什么时间放学,一天学习多长时间,有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些家长来找我,让我对他家的孩子好好管一管,上课多提问,课后多找他谈话。根据家长对学生的关心程度就可以大体判断得出对自己子女的关心程度,比如有的家长甚至不知道学校放学的具体时间,不知道每天学生的作业量应该什么时间完成。有的家长总是说,工作太忙,我说,家长再忙,又是为了什么?现在有许多的家长把精力用在为孩子攒钱,为孩子攒这个,为孩子攒哪个,那你有没有想过用你现在的精力去为孩子攒个大学文凭,攒个孩子将来吃饭的好饭碗。再说你一生又能有多少时间用来陪子女呢?

  三、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多与教师进行交流。

  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往往不如教师了解得多,何况有的学生向家长汇报假情报,不说真话。所以要想家庭和学校双方面共同对孩子的教育有所促进,家长同志们就要更多的和我们的教师进行交流。

  四、不要过分娇惯孩子

  我觉得过于娇惯孩子,怕孩子吃苦,这是家长的共性。况且你有没有想过,像这样的孩子,眼前确实是不吃苦,不受累,不缺钱花了,可是孩子缺少与困难抗争的经验和能力,将来遇到困难怎么办?面对竟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没有吃苦精神的人将来能在社会中站稳脚跟吗?并且学生手里的零用钱多了,往往会用于上网、打游戏,等。所以对孩子的零用钱家长要有所控制。家长同志们,我们的目标是统一的,我们的任务是一致的,愿我们相互合作,把我们的学生,您的孩子,培养成学习勤奋,品质优良的优秀人才,最后,欢迎家长多多来校交流情况,带来你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