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杭中心小学英语区级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培养下的诵读策略研究 | ||
记录人 | 杨鹂 | 学习时间 | 2018.4.18 |
标题 | 好英语是“读”出来的 | ||
主要
内容 | 学会朗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连贯,对文章的结构和节奏把握得更加准确;可以理清文章的层次,体会文章的主旨;可以丰富材料,锻炼语言能力,规范语言技巧。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探索有效的朗读训练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多方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激发小学生对英语朗读的兴趣是培养小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首要一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性差,如果不能以趣味吸引学生,学生会在反复的朗读训练中感到枯燥,在饶口的朗读前失去信心。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1、教师正确优美的示范。 英语教师的朗读水平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练习,以自身优美、纯正的语音、语调感染学生,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引起学生的朗读欲望。英语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练习,以自身纯正、优美语音、语调来感染、熏陶学生,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引起学生的朗读欲望。在教师示范时要让学生静听并注意观察口形。 2、形式多样的课堂朗读。 不要将课堂的英语朗读仅仅当作是检查学生是否完成朗读任务的手段,这样小学生会失去朗读的乐趣。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针对小学生好动、争强好胜等特点,以及朗读内容的不同,积极运用情景、游戏、奖励等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使学生乐于朗读。如:听录音跟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根据人物的年龄、职业、性格的不同来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反串读)等,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3、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 为了让学生把“读”当做是每天都必须做的一项英语作业,可以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一单元结束后举行一次“英文朗读比赛”,评选出“英语朗读之星”,获奖的学生必须达到两个条件:每天朗读英语二十分钟、请家长签名确认;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有自己的特点。可以将获胜者的照片贴在教室的英语角中。教师可以自行降低比赛的难度,特别是对后进生,让他们感觉到“努力一下也可以获奖”。只有这样,小学生才会在丰富多彩的训练中增强对英语朗读的兴趣和信心。二.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小故事;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能读懂问候卡等中的简单信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要求大声朗读并注意语音、语调。由于小学生英语学习缺少运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的环境,在他们学习的一开始英语词、形、声、义协调融合还不能熟练掌握的时候,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英语朗读习惯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训练中,要把好语音关,严格要求,适度纠音,持之以恒,切实打好语音、语调基础。英语朗读要有正确的读音跟语调,必须靠多读多练。即要求同学们在朗读过程中养成正确理解、准确模仿、深刻体会、主动表达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听录音跟读的良好习惯 与教材配套的录音带大多是有英、美等外籍人士录制而成,其语音语调自然、地道、规范。对于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应尽可能地多听、多模仿,增强感性认识,把好英语的“入门关”。然而,单纯地听录音比较枯燥,自控能力较差的小学生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善于听录音的习惯。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家长资源,开展“我和爸爸(妈妈)比英语”的活动,激起学生听录音的动机。有些家长英语比较好,在家里听录音跟读的过程中可以指出孩子模仿时存在的问题,使孩子能精益求精;有些家长虽然没有英语基础,但能激发孩子的自豪感,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小学生模仿力强,如果他们能坚持跟录音朗读,并自觉地将自己的读音与标准规范的音调进行对比,纠正自己音调上的错误,那么这将为他们打好语音、语调的良好基础。 2、 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良好习惯 为了不至于学成“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就要求学生读出声来。其实,大声朗读的作用还不止于此,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声朗读时不仅需要用脑,还需要同时动用自己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这样能够使注意力集中,加速记忆;大声朗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不断的提醒学生在朗读时大声、有感情,切莫漫不经心。当然也不提倡声嘶力竭的朗读,这样反而会影响注意力、体力,削弱记忆和理解,不利于持久学习。 3、培养学生眼到、口到、心到的良好朗读习惯 受儿童年龄特征的限制,小学生的朗读往往随心所欲,一听到教师或录音的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跟着读了,但往往发音也不准确,还会影响其他学生听课。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要训练学生仔细听教师的示范发音,提醒学生边听,边观察教师的口形,然后再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口、眼、耳与大脑并用,做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刚开始学生可能很难达到这个要求,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逐步达到“口到—心到”。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指读,读到哪里,指到哪里,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渐渐做到眼、口、心一致的好习惯。 三、多角度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 在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1、针对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小学生的朗读以模仿为主,在模仿过程中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如句型朗读中重音、连读、爆破、升降调等,注重培养学生按意群朗读的习惯,指导学生以词组和句子为单位进行朗读,帮助学生纠正一个一个单词朗读的不良习惯。特别强调用“心”读,首先要做到用“心”听。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但缺乏自控能力,往往一听到教师或录音的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跟读,但往往发音不准确,还影响其他学生听课。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要训练学生仔细听教师的示范发音,提醒学生边听发音,边注意观察教师的口形,然后再模仿。在模仿过程中要求学生达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之境界,要求口、眼、耳与大脑并用,最初可能达不到这个要求,可以先要求做到“眼到——口到”,逐步达到“口到——心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让学生进行指读。指读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对单词或句子的有意注意。读到哪,指到哪,既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又训练了学生认读单词、句子的能力。 2、建立奖励机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对学生的心理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当朗读比赛活动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生活的一部分时,学生就会表现出对朗读的极大兴趣。例如:在班级中设立“英语朗读明星”。根据上课学生回答问题、朗读课文、表演对话等,我给予评价和奖励Dora粘纸。每月根据学生的粘纸数量评选出“英语朗读明星”,“英语朗读进步星”,将其照片帖在班级展示栏里。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对英语的朗读有了独特的兴趣,朗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将自己的录音录在磁带上,学生互评,比赛看谁是本班的“朗读大王”,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3、有效利用Chant,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目前小学生朗读的最大问题是节奏感的缺失,一部分学生朗读英语甚至拖音很重。“Chant”是指在教学中有意的将所教内容编成朗朗上口的英文儿歌,可以提高趣味性,拓展课堂内容,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语音语调,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4、小组学习法,为后进生创造朗读环境 小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对后进生的辅导。后进生大多朗读有困难,帮助他们纠正错音,对个别难读的句子,多领读几遍尤为重要。我所执教的班级采用了“一帮一”朗读法,后进生的同桌安排的是语音语感很好的学生,这样每次新课跟读录音后的自读时间,他们的效率才能达到最高。对于朗读能力一般的学生,同桌“互帮”提意见,时间长了,朗读水平均见长。当然,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树立信心,获得初步的成就感,产生进一步学好英语的动力。 总之,探索小学英语朗读训练方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平时教学中点滴积累,需要教师的辛勤付出。只要教师持之以恒,不断摸索新的、适合学生的训练方法,一定能帮助学生说好英语,学好英语,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迈出可喜的一步。 | ||
心得 体会 | 总之,探索小学英语朗读训练方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平时教学中点滴积累,需要教师的辛勤付出。只要教师持之以恒,不断摸索新的、适合学生的训练方法,一定能帮助学生说好英语,学好英语,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迈出可喜的一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