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文献学习与反思:中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尹丽萍,2018年3月)
发布时间:2018-03-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尹丽萍

马杭中心小学英语区级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培养下的诵读策略研究

记录人

尹丽萍

学习时间

2018.3

标题

中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

主要

 

内容

语感是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核心。它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习英语的成败最终落实在是否获得了英语语感,能获得语感,就能牢固地掌握英语知识,就能熟练灵活地运用英语语言技能,就能综合性地、整体性地使用英语,驾驭英语语言。但是,语感的获得必须通过持久的语言实践练习而逐步获得。对绝大多数中国中小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英语习得的语言环境,通过朗读、背诵典型的对话或者短文便成为学习英语、接受英语、培养语感的一种有效便捷的途径。背诵可这样操练:

1. 透彻理解。首先透彻地理解要背诵的材料。我们强调在理解基础上的识记,切忌生吞活剥的死记硬肯。实验表明,受试者在记忆句子时,开始保留的是句子原话的信息,但他们很快就忘掉这些信息,保存下来的只是句子的意义信息(桂诗春,1991)。可见,储存在记忆中的不是语言的形式,而是语言的意思。所以,只有对材料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很好地背诵,才能增加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入。

2. 尝试回忆。在进行背诵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不停地朗读是很难记住材料的,因为这是一种较浅水平的信息处理。然而,如果把段落和篇章化整为零,先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背诵,再合成整篇背诵,直到成诵为止,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因为对信息的加工水平越深,信息就越更长时间地保留在记忆中。曹日昌教授(1964)指出,“试图背诵,一方面由于学习者的积极活动,可以提高更多的建立联系的机会,有利于记忆;另一方面由于试图背诵时更清楚地了解材料的特点与难点,可以更好地分配复习,在难点上多进行诵读”。

3. 循环巩固。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先快后慢”,暂时记住的信息很快就开始遗忘,且开头时遗忘的速度特别快,因此需要及时地复习。若等到记忆中的信息大部分或者完全消失之后再复习,所花的时间就比及时复习所花的时间更多。正所谓“及时一针顶九针”。不仅需要及时复习,还需经常巩固,因为“我们学过的东西,如果经常复习,就可以长期不会忘记”(曹日昌,1964)。

心得

体会

以上三大朗读教学策略旨在培养中小学生养成大声、大胆、大方的朗读习惯,提高他们自主朗读英语的能力并形成有效的朗读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常言道: “教有方法,但教无定法”。在日常教学设计和实践过程中,只要经常反思和总结,必将摸索出更多有效的朗读教学策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