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组第六周教研活动具体安排
发布时间:2018-03-30 点击:172 来源:原创 作者:金玉
马小教育集团备课组第六周教研活动具体安排
备课组 | 主讲人 | 内容 | 地点 | 时间 | 组长 |
一语 | 王红梅 | 集体备课 | 一2班 | 下周二3:30_5:00 | 蒋素芬 |
二语 | 胡小洁、张亚娟 | 观看许嫣娜教学视频《识字8》 | 二2班
| 周2下午3:50——5点 | 张亚娟 |
三语 | 汪潮 | 集体备课《荷花》第二课时 | 三办 | 周2下午3:00-4:30 | 汪潮 |
四语 | 管亚娟 孙静芳 | 集体备课
| 四办 | 下周一下午3:00~4:30 | 张春燕 |
五语 | 蒋军艳 金玉 | 集体备课《音乐之都维也纳》 | 五办 | 五周2上午 第三节课开始 | 邵晓玲 |
六语 | 沈斐
| 《山谷中的谜底》,执教者:耿明霞 | 六(5)班 | 下周二下午第一、二节课 | 潘兴芳 |
低数 | 白舜华 吴鸣凤 邹寒琴 | 集体备课 | 一办 | 周二下午第二节课开始 | 邹寒琴 |
中数 | 徐小停 | 集体备课 | 四办 | 周一下午1:00 | 徐小婷 |
高数 | 徐峥 徐艳 | 徐峥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 徐艳 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费亚新 式与方程 | 五1 六5 六2 | 周三下午 | 徐峥 |
中英 | 马慜晖 | 说课 | 马小英语办 | 周一下午三点 | 曹芳 |
高英 | 邹秀娣,李莉 | 观看省评优课名师录像《Project1 My school life》 | 英语办公室 | 周日下午第一二节课 | 郑丽虹 |
术科 | 全体术科老师 | 自主分散进行上课 | 马小采小 | 第六周 | 徐伟杰 |
课程中心
2018、3、30
马小高年级数学组开展四月份教学研讨
发布时间:2018-04-04 点击:89 来源:原创 作者:徐艳
4月21日下午,马小集团高年级备课组全体成员集聚马杭小学,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三位高年级教师分别执教了三节课。
第一节课费亚新老师为大家执教了《式与方程的整理与复习》,课堂上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梳理相关知识点。通过板块化的教学把本节课的相关知识清晰完整地再现,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运用能力。
第二节课是徐峥老师执教的《真分数和假分数》,课开始先复习了分数的意义引入新课,再通过学生动手涂一涂、分一分,说一说,图形结合真正理解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含义。整节课气氛活而不乱,教学节奏简单明快,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第三节课是徐艳老师执教的《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总复习》,整堂课不是把以前学过的知识简单回忆、掌握知识,而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这部分知识形成知识系统,并纳入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在这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课后三位老师分别进行了课后反思,每位备课组成员也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三位老师也将重新修正和完善教案,再与大家交流分享。
撰稿:徐艳 徐峥 摄影:张莲娣
真分数和假分数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徐峥
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能判别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流程:
一、 复习准备
提问:什么叫做分数?什么是分数单位?你能说出一些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吗?
二、 教学新课
1.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
(1)教学例5
学生涂色表示相应的分数。
问:把每个圆都看作单位"1",都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分之几?图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 里有几个1/4? 生答师板书。
要表示5个1/4,该怎样涂颜色?明确:用一个圆最多只能表示4个1/4,表示5个1/4要用两个圆。5个1/4就是5/4。
问:通过刚才的涂色,你有什么发现?
(2) 教学例6
学生涂色。引导学生看图,讨论:要表示每个分数,各要涂几个1/5?分别用了几个圆?你有什么发现?
(3) 比较例5、例6中的这些分数,你能给它们分一分类吗?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4) 认识概念 真分数、假分数。
问:和1相比,谁大,谁小? 学生举例说明真分数和假分数。
2. 练习 (1) 做"练一练"
(2)判断。
真分数一定小于假分数。
假分数都大于1。
小于7/8的真分数只有6个。
集体订正。说明理由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九第1题
学生独立填写,交流结果。
提问: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练习九第2题
指名读一读,学生把真分数圈起来。
要通过描点、观察、交流,使学生在直线上直观地看到:真分数集中分布在0和1之间的这一段上,而假分数则分布在从1开始向右的部分,进而体会到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
3、练习九第3题
学生独立填写,交流结果。
4、练习九第4题
学生说说是怎样比较他们的大小的?
四、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什么是真分数和假分数?
五、作业
周长和面积整理与复习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徐艳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下P89~90“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7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巩固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认识,能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能测量长度,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周长和面积。
2.学生经历整理知识的过程,进一步建构知识网络,体会转化的思想及其价值,培养比较、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参与学习活动,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运用。
教学难点:认识平面图形计算公式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提问: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了解了它们的特征。请同学们再回忆一下,我们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
对于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我们还学习过哪些知识?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与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掌握周长计算的依据,加深理解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周长和面积。
二、回顾整理
1.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
引导:请同桌相互指一指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再指一指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
指名学生指出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和面积。
提问: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指出:周长和面积是两种不同的量。周长是围成的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面积是指围成的平面的大小。
2.复习长度、面积单位及其进率。
(1)提问:计量周长和面积的单位相同吗?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各有哪些?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各是多少?在小组里讨论。
集体交流,学生回答,教师相应板书。
(2)做“练习与实践”第1、2题。
学生独立操作,并填空。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间有什么关系。
(3)做“练习与实践”第3题。
学生完成填空后集体交流。
提问:你能说说不同单位换算的基本方法吗?
3.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
呈现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提问:怎样计算这些图形的周长?你能结合每个图形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计算吗?
4.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1)回顾交流。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面积公式?
这些公式各是怎样推导的呢?
结合交流,课件演示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追问:这里推导面积计算公式时,最基本的是哪个图形的面积计算?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依次推导出哪些图形的面积公式?
(2)整理沟通。
引导:你们能根据这些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利用老师为你准备的6种图形摆一摆,在白纸上贴一贴,连一连,表示出这些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吗?
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交流,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引导:通过整理,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各个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请大家在课本上进一步观察这种联系,并填写相应的计算公式。
集体交流填写的每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3)反思交流。
提问:通过整理,你有什么想法或体会吗?
结合交流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基础。
三、应用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5题。
出示第5题的图形。
引导:每组中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呢?同桌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与实践”第6题。
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校对,让学生说说分别是怎样计算的,每一步求的什么。
提问:通过这里的计算,你对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有什么经验或体会?
3.做“练习与实践”第7题。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画出面积相等的不同图形。
交流:你是怎样画的?
让学生用计算的方法检验结果。
引导:比较你画的面积相等的4个图形,周长都相等吗?与同桌说一说。
提问:你画出的图形周长都相等吗?通过比较你有什么体会?
指出:周长和面积是不同的概念,我们又一次看到,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四、课堂总结
1.交流小结。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与实践”第4题。
式与方程整理与复习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费亚新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下P81~82“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方法,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及方程与等式的关系,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能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进一步提高用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增强符号意识,体会方程思想;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主动参与整理和练习等学习活动,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发展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方程的意义及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这节课,我们复习“式与方程”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今天主要复习其中的字母表示数、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并且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提高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回顾整理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回顾举例。
提问:你能举出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
小组交流后组织汇报,教师相应板书:
①表示计算公式,如C=2(a+b)。
②表示运算律,如a+b=b+a.
③表示数量关系,如s=vt。
提问:用字母可以表示这么多的内容,那么在用字母表示数的乘法式子里,你觉得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2)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订正,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追问:第(3)题是怎样根据a=3求周长4a和面积各是多少的?
提问:列含有字母的式子,是根据数量之间的联系,用字母表示数列出相应的式子。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只要把字母的值直接代入式子计算结果。
2.复习方程与等式。
(1)复习方程的概念。
下面的式子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为什么?
3x=15 x-2 x-x=
18÷3=6 16+4x=40 a+4<b
提问:根据刚才的判断,你能说说什么是方程吗?一个式子是方程,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方程与等式有什么关系?请你说一说,并从上面式子中找出例子说明。
根据学生回答呈现集合体。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是含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复习等式的性质及解方程。
①等式的性质。
提问:等式的性质有哪些?等式的性质有什么应用?
提问:怎样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下面的方程?说说你的想法。
出示:x-3=15 0.5x=1 x÷=2
根据学生说明板书解方程。
指出:根据方程里已知数和未知数的关系,应用等式的性质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就能求出方程的解。
②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学生观察第2题。
提问:你会解这些方程吗?请你独立解方程。
学生解方程,指名板演。
集体校对,让学生说说解方程的思路。
指名说说检验的方法,选择一题板演检验过程。
提问:解方程与方程的解有什么区别?请你选择一题说说它们的区别。
3.复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谈话:学习方程是为了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你认为最关键的是哪一步?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第一步:弄清题意,用x表示未知数。
第二步:找出等量关系。
第三步: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第四步:检验,写答句。
(2)说出下面各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①果园有桃树和柳树共1000棵。
②红花比黄花少25朵。
③学校航模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3倍。
④花金鱼比黑金鱼的1.2倍还多8条。
让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出等量关系,明确要根据条件表示的意思确定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三、巩固深化
1.做“练习与实践”第3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
集体交流,学生说出解题思路,教师板书等量关系和方程,并解方程。
说明:这题的关键是根据条件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做“练习与实践”第4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鞋的码数与厘米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独立完成,把书上的表填写完整。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追问:求b的码数和求a的厘米数有什么不同?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