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三角形概念
1、找三角形。
出示场景图。
提问:这是长江斜拉大桥,你能在图中找到三角形吗?谁来指一指。
提问: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三角形呢?(随着学生说一说出示)
2、引入。
师:真会观察,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会用到三角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
3、、画三角形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找了生活中的三角形,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三角形。(教师也板书一个三角形)
投影展示学生的三角形(锐角、直角、钝角)。
老师收集了几幅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问:这些三角形,形状、大小不同,但都是三角形,仔细观察一下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点?(板书: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
你能上来指一指三角形的顶点、边、角吗?(学生板演指一指)(同桌互指)。
5、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图形,请同学们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三角形,说说理由。(用手势判断对和错。)
边判断、边说理由:(1)三条线段(2)首尾相接(3)围成
谈话: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板书: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跟同桌说说什么是三角形)
6、教学试一试
同学们对三角形有了更多的了解,现在老师还想请同学们画一个三角形,不过这次要求更高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读题
问:你是怎样理解“任选3个点”?学生画图。
交流:你选择了哪三个点画出了一个三角形?
讨论:有没有人选择BCD这三个点,它们能不能画出一个三角形?为什么?
小结: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不能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说,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在许多建筑结构中我们都用到了三角形。
1.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认识人字梁的高。
谈话:你们看,这是建筑中的常用的人字梁,从侧面看它其实就是一个三角形。
①如果要量这幅图中人字梁的高,应该从什么地方量起?
②量人字梁的高,实际上就是量图中哪条线段的长?
③人字梁的高和下面的这条线段有什么关系?(互相垂直)所以我们要标上直角标记。
质疑:为什么不是这一条呢?(指较短的两条竖着的线段)(不能体现高,高要从最高处量起)
(2)抽象出三角形的高。
如果我们把人字梁所表示的三角形画下来,像这样: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三角形的底。(数学上高一般用虚线表示,并标上垂直标记,然后标上底和高。)
请同学们看着图同桌互相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是三角形的底?
小结:三角形的高实际上就是一条垂直线段,是从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对边就是这三角形的高。
2、量一量
认识了三角形的底和高,下面我们来量一量三角形的底和高。指一指底边上的高。展示学生作业纸,点评(数据标注在对应线段的旁边)。
(画高)教学试一试
(1)师生示范画高
老师黑板上这个三角形,如果以这条边为底,你能画出它底边上的高吗?谁愿意上来试一试,其他同学仔细看。
小结画高方法:画三角形的高其实跟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从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画垂线段的方法是一样的。先找与底相对的顶点,再从这个顶点起向底边画一条垂直线段,它就是三角形的一条高。
(2)学生练习画高
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自己来画一画
展示学生作品
谁愿意帮这位同学来检查一下他的高是否画正确了?
再次总结画高的方法(四句话)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二的第1题(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谈话:刚才同学们画了一个三角形的高,如果换了形状不同的三角形,你还能准确画出它们的高吗?试一试。
重点交流第三个,出示2个反例辨析。
① 顶点与底不对应
②
底和高不对应。
正例: 突出:从顶点到对应底边的垂直线段。
③
你发现第三个三角形的这条底边上的高在哪里?为什么另一条边就是这条底上的高?
强调:在直角三角形中,把直角的一条边看作三角形的底,这条底边上的高,是直角的另一条边。所以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的两条边可以看作一组对应的底和高。
如果直角三形中的底跑到了这里,高还是直角边吗?
2、练习十二第二题
(1)学了这么多三角形的知识后,老师还想请同学们画一个三角形,请读题。
(2)学生尝试画三角形。投影展示。你觉得这样的三角形可以画出多少个?
(3)学生说发现:底都是5cm,在保证高是3cm的时候,顶点可以任意取。这些点在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和底所在的直线间的距离是3cm。这样的直线你能找到第二条吗?
四|总结全课
你有那些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