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营造人文性的美术教育
发布时间:2015-09-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飞
  所谓人文性包括人存在的意义,人的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等都是其中的内涵。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家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此人文性质应是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
  一、生命在场
  “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是教育的第一要义”。但多少年来,由
  于种种原因,它早已畸变。“人”在弱化,生命在缺失,因此,生命化教育认为:“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对学生生命的尊重是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起点和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前提,师生之间的彼此尊重是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之一。
   1、教师全身心投入,生命在场。
 教师对自己生命的尊重,体现在对学生生命的关怀和教育的激情上,教师的责任感和道德在课堂中闪现,生命在延续。没有关怀,没有情感,没有激情的美术课堂是可怕的。
  教师要对教学充满激情,全身心投入,拥有良好的情绪进入课堂,做到生命在场!
  首先教师应该有自信,自信的教师会给学生留下好的影响。
  当学生感到害怕时,我就不断地鼓励学生。有的学生在做完剪纸团花纹样时,不敢上去展示,有的索性把做好的放在一边,然后继续低头制作,有的很犹豫问了一下我:“老师这是我做的。”其实他做得很好了,他就是不自信。从神态上我可以看出,他很想去展示自己的作品,但又很害怕,我看到这种情景马上脱口而出:“你很棒,你做的剪纸很漂亮,你很出色。”那位学生听完很得意笑了一下,就连蹦带跳地上讲台去了。
  其次,教师要有激情。
  在一所学校里,教师有激情,我想那所学校肯定能让学生心情激荡,学生只有在愉快的环境中才能迸发激情。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学生的智慧能源才能得到深层挖掘,情感能源的充分释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体验成长的真正快乐。
  例如在《瓜果的想象》这一课时,课前我用饱满的激情引导学生根据蔬果的形、色、肌理进行创意的发挥,我的鼓舞使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了,空前高涨。在课堂中我多用肢体语言鼓励学生,肯定学生,跟学生交流,让他们感到我无时无刻都在关注他们。这堂课下来,效率很高,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学生与教师在充满愉悦和人文性的课堂中成长,学生的创意表现得让人惊奇,我所看到的是一张张充满自信、成功喜悦的脸。
  第三:在教学设计上,关注“差生”。
  在教学设计上,有时只要有一个小改动或者是补充一个小问题,那么阳光会扫遍所有的角落,会照射到“差生的心灵”。“什么是差生呢”?我否定有“差生”这一说法,我想人是具有差异性的,人的智力也是多元的,有时是我们自己没有发现这类学生身上的灵气,没有寻找到,我想一旦找到方向并为之努力,我想他们是出色的,所以我不会把他们归纳为“差生”而是把他们看成是还要努力的学生。每个人都有美好的一面,都拥有灵气的东西,他们只是等待着去挖掘。
  2、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应该是视学生的生命存在,即生命在场。
  当我们情绪被破坏时,我们的眼神和表情快要不温和时,请马上转变态度,因为有许多幼小的生命存在。我们要承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差距,学会宽容,学会接纳。这样的转变取决于教师的角色转变,关键在于教师的态度。学会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心理,及时给予鼓励或批评。
  例如在听北大附中的一位教师教《你来剪,我来染》这一美术课时,我们能够从教师的眼神中得到鼓励,从她的笑容和声音中体现对学生的宽容,很有耐心的引导,一遍又一遍。学生粗心,把剪纸剪坏了,学生紧张,把颜料打翻了,学生害怕,不敢参与其活动中来,是教师用她温和的目光,给予宽容,给予鼓励,最终与学生一起走向合作愉快的学习中。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价值判断。
  在美术课堂中,教学不仅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价值判断的能力,价值判断并不是一种高不可攀的行为,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具有不同的程度,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尊重学生的多元价值观,美术的学习应该把学生置于大文化,大艺术的情景中来,让他们受其熏陶,引导尊重、欣赏和评价。
  三、美术课堂的艺术管理
  课堂的艺术管理也是人性的管理方式。教师对课堂调控不
 仅要做到收放适合,指导有如,而且还要充满人性的关怀。
  对美术课堂的管理。美术课的课堂管理也要讲究艺术性,所以我以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气氛和刺激学生的条件反射做起,运用歌曲:“小朋友,请你、请你像我这样做”或轻声说:“1、2、3,请你像我这样做”并配以动作等等方式。
  四、有效的美术课堂与人性关怀并重
  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注意:
  1、教师的精神和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我们教师应让每个学生都看到希望,教师要充满希望,学生
  才有希望。泰戈尔说:“我们要学习孩子,孩子从不怀疑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儿童怎样充满希望呢?我想不仅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和赞赏,而且还要使学生想成功并为之努力。因为希望能使人增强生命创造能力,希望是自我教育的力量源泉,希望是实现成功的途径。
  2、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绪。
  当学生是充满热情、充满激情,怀着对事物无限的兴趣,我
  想课堂的有效性就很有可能实现。
  3、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有所引导。
  教育就要给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包括引导学生怎么做人,
  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我们现在做的是为人类作教育,那么在课堂尽可能多的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尽可能多的在教学设计上体现人文性的理念,让美术课堂充满人文气息,充满活力,大家和我一起继续努力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