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要强调学生情感体验的 “人文性”
发布时间:2016-11-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龚仿皓
音乐教学中要强调学生情感体验的 “人文性”
《乐记》有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之心动,心使然也。”说的是音乐发自人的心灵。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比其他艺术更直接诉之于人的感情。所以在引导学生感悟音乐时,需要引发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情感随着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从而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完成真正的心灵陶冶。根据教学内容的风格特点、产生时代、反映对象等的不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情感体验:
1 、诱发情感体验于学生生活实际中。
怎么样的内容最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呢?自然是来自于学生生活实际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最能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小学音乐教材中,这一类教学内容是很多的,作为教师必须及时把握、适时引导情感体验,以感悟音乐。比如学习《水花花,泥巴巴》,农村孩子大都喜欢并且亲身经历过水中嬉戏、泥中玩耍的场景,稍加引导,就能引发情感体验。
2 、激发情感体验于挖掘作品内涵中。
音乐作品如同其他任何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其之所以产生的生活情感的底蕴。因此,许多作品或多或少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少年儿童受生活经历的限制,有时很难体会作品所要表现的情感,小学音乐教材也有相当一部分这样的内容。比如歌曲《送别》的教学,这是一首大家非常熟悉并喜爱的学堂乐歌,从歌曲改编填词至今一直为人们传唱,但在学习这首歌曲时,生活在现时代的孩子体会不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唱不出味道,所以需要老师介绍《送别》创作的时代背景,充分挖掘作品的内涵,才能有感而发。
3、引发情感体验于创设相关情境中。
创设情境,是要根据音乐的情绪、风格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有了良好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他们进行想象,锻炼他们的思维,引发情感体验。
方法一:创设情境运用语言描述来实现 。
教师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启发学生思维,唤起想象,营造氛围,激发情感。学生的有感而发也同样。
方法二:创设情境运用绘画方式来实现。
绘画和音乐都是人们抒发情怀的最好的表达方,如果能让学生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感想或联想的人和景物画下来,就会使音乐与绘画有机结合起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方法三:创设情境通过相关活动来实现。
新课程强调了教学的活动性,而音乐课程又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教师必须创设灵活多变、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比如:模仿小动物的简单律动、少数民族舞蹈等。
方法四:创设情境通过运用多媒体来实现。
多媒体在展示音乐意境中,具有快捷、方便、超越时空的特点。学生在多媒体课件有声、有色、有形、有象的展示下,很快就能进入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意境中去。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金孔雀轻轻跳,教学目标要求“通过聆听《苗岭的早晨》感受苗族音乐的表现风格,感受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风光;通过学习《铃铛舞》感受苗族音调的特色,体验苗族舞蹈的美妙;通过聆听《阿西跳月》体验彝族人跳月时的快乐;通过学习《金孔雀轻轻跳》感受傣族歌曲的特色,体验傣族舞蹈的优美。这些内容的教学光靠普通的教学手段,学生就只有肤浅的认识,而我们教师可利用各种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制相应的故事,引导学生听着曲、唱着歌、跳着舞来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走进他们,接受少数民族小朋友的盛情款待,一同唱歌跳舞。生动的故事,多媒体展示的优美画面,能一下把学生引入角色,充分感受乐曲、歌曲的美妙。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