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准确把握音乐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要求,促进新教师更快成长
发布时间:2015-06-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李晓冉

 

《夏夜》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聆听《小星星》能够听辨钢琴和大提琴两种乐器的音色。
2、学唱歌曲,感受夏夜萤火虫闪烁飞舞的音乐形象,并能用轻巧、弹性和连贯的声音完整的跟伴奏或录音演唱。
3、尝试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部和谐、层次清楚。
4、通过情景设置、打击乐器的添加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并从中获得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1、感受八分音符及八分休止符生动的跳跃感,并尝试用歌声来表达。
2.能够在老师指挥手势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作。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律动《小星星》
师:“同学们好,今天这节音乐课让我们先来聆听一段美妙的音乐,请同学们思考:这首歌曲是用哪两种乐器演奏的呢,它们的声音是怎样的呢?
生:钢琴和大提琴 钢琴:短促而明亮 大提琴:浑厚而连贯
师:两种声音的美妙结合仿佛把我们带进了诗情画意的夜幕之中。”
(二)、猜谜导入歌曲,感知音乐形象
1、师:夏夜,星星在天空中调皮的眨着眼睛,草丛里也有一群小家伙在闪烁发光呢,你们知道是谁吗?请同学们来猜一猜?
生:萤火虫
2、你了解萤火虫吗?
(萤火虫体内有一种物质叫荧光素,当它和氧气接触时会发光。科学家受到萤火虫发光的启发,发明了省电的荧光灯。萤火虫的成虫期仅有两周时间,虽然它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它们却是夏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和萤火虫有关的歌曲——《夏夜》
二、聆听感悟:情感体验,歌曲教学
(一)、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让我们一起来听《夏夜》,想像一下,萤火虫闪闪烁烁满天飞舞的情景。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是几拍子的?请用你们的身体动作或面部表情表现出来。(播放《夏夜》)
生:活泼、欢快的、开心的、跳跃的……三拍子
(二)、学唱第一声部
一.学唱歌普
师:萤火虫提着小灯笼飞来飞去,就像天上的星星洒落人间,你能找一找歌谱中表现萤火虫一闪一闪的节奏。
生:5 3 1 3 1 5
师;萤火虫是怎样在夜空中飞舞的呢?(出示图谱)
1、生随师用柯尔文手势感受旋律的高低与八分休止符的节奏特点
2生唱前两小节师接唱后两小节。
3、跟师完整演唱前两行歌谱
4、分句模唱后面两行歌谱
5、完整的演唱歌谱
二.填唱歌词
1、师弹一句生填唱一句。(注意歌曲情绪处理,八分休止符的演唱及三拍子的时值的延伸)
2、师范唱,生默唱
3、生跟伴奏演唱
4、加前奏用稍快的速度演唱
师:小朋友们唱得真棒,老师仿佛看见萤火虫就在我们的身边闪烁
三、创造性体验:学唱第二声部
师:听着同学们动听的歌声,老师也不禁想唱起来了,请同学们听一听老师的歌声在哪里出现的呢?
1、师跟录音演唱第二声部
2、师跟琴声模唱第二旋律
3、生跟录音合作唱第二声部
4、找几位学生做大萤火虫,其他的同学做小萤火虫进行演唱。
要求:第一声部唱好,三拍拖足;第二声部演唱要注意顿音记号,轻轻的。
师:同学们美妙的歌声把老师带到了凉风轻拂,星空满天的夏夜。
四、创编活动
师:静静的夏夜,微风轻轻的吹来阵阵花香,池塘边的草丛里一场小小的的音乐会即将开始。你们想不想加入到音乐会中呢?瞧,它们在奏乐呢。(三角铁、响板、手串铃)
五、总结
 
                                             《夏夜》说课稿
 教学内容:
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夏夜》
 
 教材分析:
《夏夜》是一首简单的,填充式的二声部合唱歌曲,F大调,三四拍,带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由四个乐句够成。旋律以“1 、2、3、5、6”五个音写成。在一、二两个乐句的长音和第三乐句两个长音上,分别出现了类似于“回声”的伴唱旋律,加上跳音的处理,显得轻巧、跳跃。歌曲天真活泼,充满童趣,表现了夏夜里萤火虫闪闪烁烁,漫天飞舞的可爱形象。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接触过合唱歌曲,并做过一些合唱训练,所以本课的合唱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并是很大。课堂中也应该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在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中自主思考,大胆想象,主动表达,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分析:
1、聆听《小星星》能够听辨钢琴和大提琴两种乐器的音色。
2、学唱歌曲,感受夏夜萤火虫闪烁飞舞的音乐形象,并能用轻巧、弹性和连贯的声音完整的跟伴奏或录音演唱。
3、尝试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部和谐、层次清楚。
4、通过情景设置、打击乐器的添加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并从中获得快乐。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八分音符及八分休止符生动的跳跃感,并尝试用歌声来表达。
2.能够在老师指挥手势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作。
 
 教法、学法分析:
   课堂情境的创设包括两个部分,一为“情”,二为“境”,情着重于心理体验,境则侧重于直观的表达,二者合一,才能形成音乐节教学特有的情感境界。教师创设一种视、听、感知、联想为一体的环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主动感知音乐,乐于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分析: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律动《小星星》
师:“同学们好,今天这节音乐课让我们先来聆听一段美妙的音乐,请同学们思考:这首歌曲是用哪两种乐器演奏的呢,它们的声音是怎样的呢?
生:钢琴和大提琴 钢琴:短促而明亮 大提琴:浑厚而连贯
师:两种声音的美妙结合仿佛把我们带进了诗情画意的夜幕之中。
【设计意图】以柔和的《小星星》为背景音乐,营造出夏夜安详、平和的氛围,奠定本课的基调,自然地引出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之对美丽的夏夜景色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对夏夜的喜爱之情。
(二)、猜谜导入歌曲,感知音乐形象
1、师:夏夜,星星在天空中调皮的眨着眼睛,草丛里也有一群小家伙在闪烁发光呢,你们知道是谁吗?请同学们来猜一猜?
生:萤火虫
2、你了解萤火虫吗?
(萤火虫体内有一种物质叫荧光素,当它和氧气接触时会发光。科学家受到萤火虫发光的启发,发明了省电的荧光灯。萤火虫的成虫期仅有两周时间,虽然它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它们却是夏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和萤火虫有关的歌曲——《夏夜》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的方式引出本课,激发学生兴趣,对于荧火虫的科普渗透,体现了音乐课堂的人文性。
二、聆听感悟:情感体验,歌曲教学
(一)、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让我们一起来听《夏夜》,想像一下,萤火虫闪闪烁烁满天飞舞的情景。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是几拍子的?请用你们的身体动作或面部表情表现出来。(播放《夏夜》)
生:活泼、欢快的、开心的、跳跃的……三拍子
(二)、学唱第一声部
一.学唱歌普
师:萤火虫提着小灯笼飞来飞去,就像天上的星星洒落人间,你能找一找歌谱中表现萤火虫一闪一闪的节奏。
生:5 3 1 3 1 5
师;萤火虫是怎样在夜空中飞舞的呢?(出示图谱)
1、生随师用柯尔文手势感受旋律的高低与八分休止符的节奏特点
2生唱前两小节师接唱后两小节。
3、跟师完整演唱前两行歌谱
4、分句模唱后面两行歌谱
5、完整的演唱歌谱
【设计意图】用柯尔文手势帮助学生形成音高概念,在演唱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唱好三度音程的关系。充分感知旋律的高低变化。
二.填唱歌词
1、师弹一句生填唱一句。(注意歌曲情绪处理,八分休止符的演唱及三拍子的时值的延伸)
2、师范唱,生默唱
3、生跟伴奏演唱
4、加前奏用稍快的速度演唱
师:小朋友们唱得真棒,老师仿佛看见萤火虫就在我们的身边闪烁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例如用轻跳的声音来模仿荧火虫闪闪烁烁的样子,用连贯舒缓的声音本来演唱萤火虫漫天飞舞的样子。
三、创造性体验:学唱第二声部
师:听着同学们动听的歌声,老师也不禁想唱起来了,请同学们听一听老师的歌声在哪里出现的呢?
1、师跟录音演唱第二声部
2、师跟琴声模唱第二旋律
3、生跟录音合作唱第二声部
4、找几位学生做大萤火虫,其他的同学做小萤火虫进行演唱。
要求:第一声部唱好,三拍拖足;第二声部演唱要注意顿音记号,轻轻的。
师:同学们美妙的歌声把老师带到了凉风轻拂,星空满天的夏夜。
【设计意图】在熟练演唱歌曲主旋律的基础上进行对比,比较加上伴唱后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可形象的理解为在长音处加上几个跳音的伴唱,如同跟在大荧火虫后面的几只小荧火虫的闪光。同时在双声部练习过程中,训练学生观察老师的指挥动作,能对教师的指挥动作做出正确的反应。
四、创编活动
师:静静的夏夜,微风轻轻的吹来阵阵花香,池塘边的草丛里一场小小的的音乐会即将开始。你们想不想加入到音乐会中呢?瞧,它们在奏乐呢。(三角铁、响板、手串铃)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请同学们化身小小荧火虫,飞向美丽的夏夜,投向大自然的怀抱,跟着音乐三拍子的律动奏一奏。
五、总结
上述四个过程是我全部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分享音乐的过程,是学生音乐能力发展的过程,是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更是不断接近和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
 
            准确把握音乐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要求,促进新教师更快成长
为更好地引导小学音乐教师准确把握音乐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要求,促进新教师更快成长,2015年6月19日上午,在湖塘桥实验小学(御城校区)开展了武进区小学音乐新教师教学汇报活动。
参加本次活动的对象为2013年、2014年参加工作的教师和部分骨干教师。活动分两节汇报课、新老师弹唱交流、导师点评、单声部歌唱教学策略专题培训四个部分来进行。来自马杭中心小学的李晓冉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夏夜》。听课后,参加点评的老师高度赞扬李晓冉老师的这堂课,认为李老师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教学语言精炼、教学姿态优美,音乐基本功扎实。上课过程中,能够抓住中年级学生的不同的身心特点来进行音乐教学,特别注重学生唱谱能力的培养,渗透柯尔文手势教学,引导学生合理选择打击乐器,并遵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让学生充分参与音乐活动,体验快乐。
区教研室教研员李珊珊老师则对所有音乐新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歌唱教学要给明确的目标、要给情景和氛围、要给梯度和过程,要给知识与辅助、要给学生更多的关注。同时,她赞扬新教师有思想、有追求,本次新教师汇报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