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让学生充分认识生活中蔬菜的大小、色彩、形状和质感。借助奇思妙想,通过拼凑、插接、粘接、切挖、组合等方法,创造不同的艺术造型。通过蔬菜联想的创作,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美术素养。
教学重点
从蔬菜的形状、大小、颜色、质感等方面观察、探索和研究不同蔬菜的外形特征,运用各种技法制作出富有奇趣的新形象。
教学难点
课时设计: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
1、师:同学们,今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则很吸引人的新闻,大家想看吗?(欣赏维也纳蔬菜乐团照片)
2、提问:你知道图片中的乐器是用什么做的吗?(欣赏短片)
3、换一种眼光去思考!一改普通人对蔬菜的认识,赋予它生命,蔬菜就成为了艺术品。板书课题:5、蔬菜的联想。
二、启发感知
1、出示茄子,观察它的形状、颜色,想象它的质地,你联想到了什么?
2.课件展示蔬菜联想的作品——茄子的变化(图1)并讲解具体制作方法。
出示茄子,并制作成企鹅。
设问:总结一下,刚才老师在变化茄子为企鹅的过程中采用了哪些方法?
4.教师小结:这件作品是根据茄子的形状、颜色,通过切挖、插接的方法制作出的。
5.教师:揭示课题——蔬菜的联想
二、观摩、赏析、制作尝试
(一)出示部分蔬菜实物,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触觉的敏感性。
1.学生选择一种蔬菜,思考、体验、讨论:
要求:①观察并说出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
2.教师展示辣椒,学生观察、理解与想象。
教师:横放辣椒,有什么发现?竖放辣椒,又有什么发现?倒放辣椒,又会有什么发现?
教师点评:横放辣椒,可以把它变成小松鼠;竖放辣椒,可以把它变成穿着裙子的小姑娘;倒放辣椒,可以把它变成带有头饰的小动物等。
3.再次引导学生观察、触摸、说感受。
教师告诉学生:在观察物体时能与生活中的某些可爱的动物、人物形象联系起来,你定会有所感悟。再观察一下桌子上的蔬菜,互相讨论,看一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1.课件分步演示制作过程
提示:仔细观察画面中各物体的制作过程及制怍方法,可以边看边讨论,然后说出你的理解。
④包菜变成了小猪;②西红柿做成红眼睛;③白萝卜、做成怪兽的白牙;④青菜变成了狰狞的面孔。
2总结创作思路及采用的技法
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中各物体的制作过程及制作方法,可以边看边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理解。
①根据自己所需,有目的地选择蔬菜;
②观察蔬菜的形象、颜色,确定可以制作的物象;
③选择制作中所需的配套工具和材料;
④利用拼凑、插接、粘接、切挖、组合等技法完成制作。
板书(制作技法):拼凑、插接、粘接、切挖、组合
3.欣赏教材中的作品
1.教师布置创作任务:根据刚才的观察与我们讨论分析所获的内容,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运用你们灵巧的双手,以小组为单位或独立完成的方式,利用蔬菜进行创作。
2.提示与作业要求
①要注意细小地方的处理,注意切挖、插接、拼凑、组合等方法的巧妙运用。
②切割蔬菜时,要注意安全,要使用专用小木板,正确使用美工刀、剪刀。
③看一看哪一小组的作品最有创意,哪一小组的作品颜色搭配最漂亮,哪一小组的作品最细致,哪一小组的作品制作得又好又快。
3.小组合作创作,教师参与交流。
4.教师用数码相机将优秀的作品拍下来。
三、展示评价拓展
1.教师提出要求
①将制作好的作品集中到展示台上。
②介绍自己制作的作品或选出认为最好的作品,并表明自己的看法,提出修改建议。
2.师生共同评价
①自评(培养自我评价意识和自我鉴别能力)。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做得都很好,各有特色,哪位同学愿意介绍一下自己制作的过程?
3、学生评价:联想是否巧妙;有没有抓住蔬菜原本的特点;形象是否生动有趣。
3.教师:对学生的创作作品给予表扬与肯定。
四、总结拓展
通过我们的奇思妙想,通过我们对技法的理解与运用,用我们灵巧的双手,把平凡的蔬菜制作成了一件件有趣的艺术品。我们可以把它们带回家,与更多的人分享。老师这还有一些作品,我们来欣赏一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