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会说话的手
发布时间:2015-11-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惠芬

 

《会说话的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美术教材第14课《会说话的手》
教学目标:
A:认知目标:认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手,了解其结构和作用,能用不同方式表现手,让手成为人的会说话的第二张脸。
    B:操作目标:用多种形式,表现会说话的手,掌握如何在基本的造型上创作新的形象,使自己表现的手具有美感。
C:情意目标: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能自主探索、发现、创新,体验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认识手的重要性和特点,用线条准确地表现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水彩笔、范画(8开纸)、投影工具等。16开图画纸二张、铅笔、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入 激发兴趣

两棵树,十个杈,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猜猜是什么呀?

 
手是人会说话的第二张脸,会说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会说话的手。
1请同学们看这些手的图片,仅仅看手,你能猜出它主人是什么样的人吗?(课件出示各种人的手图片)
最后两幅是名画《父亲》《蒙娜丽莎》,先出示局部“手”让学生猜。学生猜是什么人的手,为什么?(学生猜他们的大致年龄、性别、职业等。)
2再出示整体的图,师介绍:这是中国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中父亲的手,这是一位饱经风霜的农民父亲。
这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中少妇蒙娜丽莎的手,她的微笑被誉为世界上最迷人的微笑,她的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手。
3 刚才同学们真了不起,能从手的形状、纹理猜测出手主人的大致情况。说明手是人的第二张脸,会说话。

二、欣赏感受 体验奇妙

 

1、手不仅会说话,还会表演呢,你们想看吗?请看两段舞蹈录像,要特别注意舞蹈者的手形。

 
(课件播放舞蹈《雀之灵》片断)解说:这是舞蹈家杨丽萍表演的舞蹈《雀之灵》,跳的是一只美丽的孔雀展翅欲飞、迎风挺立的形象。
2、你觉得这支舞跳得怎样?美在哪?(美在手形逼真。)
3、想不想学一下孔雀的优美姿态?
播放律动《金孔雀轻轻跳》老师示范跳孔雀舞带着学生一起跳。           
4、(课件播放舞蹈《千手观音》片断)教师问:这个舞蹈叫什么名字?生:《千手观音》。师解说:这个舞蹈跳的是中国古代佛教中千手观音的形象,体现了在一个人遇到困难时大家都要伸出手去帮助,大家伸出一千只手,人世间将充满爱的阳光。
这些舞蹈美吗?你知道跳这支舞的是什么人吗?生:聋哑人。
5、师:对了,他们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嘴不能说话,他们以优美的舞姿告诉大家: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平时他们用会说话的手交流彼此的心声。老师想用聋哑人交流用的手语说一句话:“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教师手语表演,学生跟教师学一学这个手语。)
6、(师竖起大拇指)我觉得你们学得太棒了。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到手势说话。比如我刚才表扬你们说你们太棒了就竖起大拇指。你还会哪些手势?指名表演。

探讨研究 深化感知

 
1、手有很大的用处,既能劳动,还能表演,那你知道手由是哪些部分组成的吗?“你知道吗?人的一只手有多少块骨头?”(出示多媒体)
2、比较人手和动物的手的区别。(人手和动物前肢的区别在于人能用手创造和使用工具去劳动。所以说,不仅是人手创造了劳动工具,劳动工具也创造了人的手。)
3、接下来我们观察一下自己的手,仔细看看手是有几大部分组成的呢?(手掌、手背、手指以及关节处的细小纹路。)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各抒己见:手指长短不一长有指甲,关节节数不一样,手背手心的光滑度不一样,手心白手背黑……
四、示范作画,学生练习
1、老师左手做姿势,右手作画示范。
2、学生作画,老师巡视
六、作业讲评、激励自主
1、针对点来评价
T:谁来大胆展示你那双会说话的手,说说你们的创作想法。
T:谁来大胆评一评他那双会说话的手
2、针对面来评价
集体展示全班学生作品,给予肯定的评价。
七、小结,拓展延伸
看创意手形画
 
 
 
点评
本课的学习小朋友们欢乐而充满热情,因为是画自己的手,小朋友画得专注又耐心,左手做出各种姿势想画下来,有的表现出相当高的水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