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获奖论文《凸显人文 塑造有效课堂》
发布时间:2016-03-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飞
凸显人文 塑造有效课堂
——以《漂亮的房间》为例谈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王飞
摘要: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也是新世纪学科教育的一大特色。使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为课堂设置特定的教学情境,灵活解决课堂重难点,使原先较为单一的美术教学模式注入新活力,呈现出贴近学生生活、关注人文社会以及学科间相互融合的欣欣向荣之势。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受,提高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使美术教学真正做到短时高效、丰富多彩。
关键词: 美术教学 信息化技术 整合
正文:
在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将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形式。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对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美术课程是一门直观性强的视觉艺术,课堂中运用适当的信息技术如实物展示、投影运用、平板操作,app软件等可以大大地增加信息量和科技量,从而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激发创造精神,提高美术素养。
一、多元探索,寻求整合方式。
在美术教学中与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有效的整合,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平台,开放的网络环境也充分提高了教师的知识面和工作效率,而且对于学生来说,不单是在上一堂美术课,也是对信息技术进行熟练的掌握。目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在我校已开始施行,网络资源不仅丰富了美术教育的内容,扩展了学生的视野,通过图片、音频、视频、平板软件等多样化的方式呈现信息,使美术教学更加生动和形象,而且课堂中实施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个性化学习。
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教研,其多样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带来了教学效率上的极大提升。第一,教学中可以运用微视频创设情境,一方面给学生带来了真实的感观体验,另一方面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第二,利用相关的app软件能增强教学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多样性地刺激、引发学生投入活动中,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一种互动状态;第三,多媒体和ipad设备等通过“云课堂模式”以动态形式在屏幕上呈现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一些相对枯燥,难以了解的事物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在所有学生面前;第四,有利于改进教学模式,激发教师创造性,增强课堂的灵活性,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网络下发作业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第五,利用多媒体技术可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记录,有利于教育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现代信息技术为美术课堂提供了一个形象直观、声像同步的资源库,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适当的去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在课上将丰富的知识展现给学生,指导学生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去探求新知识。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也将为美术教育教学打开新的一页!
二、实例分析,选择适当的整合点。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通过美术学习,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漂亮的房间》是苏少版四年级美术上册建筑单元中的最后一课,学习领域设置为造型表现。本课的重点是将美术知识巧妙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根据人的不同需要设计出漂亮的房间。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房间的装饰设计,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走近设计,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美的生活。根据本课的三维目标,我在教学中选取了适当的整合点:
1. 激情的导入
一节课的导入好比大提琴的定调,课的第一锤一定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漂亮的房间》是本册建筑单元中的最后一课,所以我把建筑单元的部分内容制作成电子书的形式,并且配上轻音乐以诗朗诵的演绎方式导入本课,开启第一篇章:温故知新。学生也能在营造的意境中了感受生活中的人文气息。
2.重难点的解决
每一堂美术课都有它的重难点,恰如其分的解决方式往往可以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根据我对《漂亮的房间》的教材分析,我设置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房间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设计房间的要素。教学难点是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人的不同需要,运用各种废旧材料从风格、色彩、家具、饰品等多方面设计漂亮的房间。教学中我设置了第二篇章:游艺学技环节,让学生通过平板浏览网页,自主学习装修风格,教师运用白板网页链接同步进行学生自学的信息反馈,做到人机互动,有效学习。接着运用两个app软件让学生从色彩、家具感知装饰房间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感受不同的人在装饰房间时也会有所不同。app软件的使用既可以让学生全员参与,不再局限于大屏幕上操作,而且通过平板推屏还能实时展示学生作品,省时有效地解决了重难点,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收获也会更多。
3.新颖的展示
老师的语言就像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像种子一样能播种到学生的心里。学生的作品既是自我的展现,也是衡量一节美术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性评价,不仅能评判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鼓励学生在评价的同时提升自己,锻炼表达能力。《漂亮的房间》是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的手工作品,当各组作品上台集体展示时,震撼的效果也能让学生感受房间带来的生命气息美,各种功能的房间的组合展现出了人文情怀,即家的内涵。当然,运用信息技术的展示方式更让学生有了全新的体验,通过小组选派2人上台说说设计感言,一人主讲,一人通过手机实时展示,配合完成解说,不仅台上的学生畅所欲言,台下的所有学生也会在这种新颖方式下兴趣盎然。
三、 善用技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人文意识的提升
美术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一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在《漂亮的房间》一课中用电子书方式演绎出建筑的历史变迁,感受人是创造者,也是美的传播者。课堂中每个环节的信息技术使用都是因为人的不同才会有不同的表现,打造的房间也是因为人才会漂亮,最后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设计漂亮的房间让人文意识落地生根,展现学生主人翁的精神。
2. 思维能力的改变
传统教学偏重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学生强于演绎推理,弱于概括判断。而网络资源浩如烟海,学生在网上可以搜集到许多资源,要合理处理这些信息,就需要学生对信息进行综合归纳,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通过长期的训练,会把这种思维方法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对解决今后学习、工作、生活的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
有效的课堂追求简单和使用,互动的课堂讲究对话和共享,有趣的课堂需要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实践表明,信息技术给美术教学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手段的先进、效率的提高,它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与主体作用的真正发挥。它拓展的不仅仅是学习的空间,更打开了学习思维的闸门。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自信心的途径。在美术课程中结合、运用信息技术来教学,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它将以生动的表现形式、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教学双边活动得以优化。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
会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美术教育学》,高师《美术教育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