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马杭中心小学数学课题组第一次活动(2012年上)
发布时间:2012-12-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鸣凤

常州市备案课题

数学课堂中教师问题行为及矫治的研究研讨活动暨

数学能力促进小组第一次活动通知

一、参加人员:

全集团数学教师。

二、活动时间:

2012224(第周 周下午130

三、活动地点:

南田楼三楼图书馆

四、具体安排:

11330 — 1410

史宇丹执教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1420 — 1440

数学能力促进小组成员粉笔字展示

31450 — 1530

评课交流

注意:

请各位数学老师事先安排好课务后准时参加,不得缺席!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2012.2.24

地点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课题组成员及全片数学教师52人

实到人数

52人

主持人

陈春明

活动

形式

教学观摩、专题研讨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问题行为矫治的研究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一、教学观摩:

史宇丹执教五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二、能力促进小组成员基本功展示:

1、能力促进小组成员粉笔字展示。

2、蒋慧芬老师现场点评

三、专题研讨:

1、上课老师围绕研究主题谈教学反思。

2、课题组成员结合教学情况进行评议和研讨。

3、蒋华主任做点评。

4、俞振蔚教导对后续研究提出意见和要求。 (具体内容见附件)

 

此次活动让广大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课堂教学的把握能力、生成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对运用“有度”思想,探求优质课堂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这次活动也带给我们源源不断的思考,孟轲曰:“教亦有术也”。教学有一定之法,也有无定之法。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标准。教学之道,重在有度。相信在课题的引领下,在我们马小人不懈努力下,定能打造出更加“有度”、“优质”的数学课堂。

                                        填表人   吴鸣凤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史宇丹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2223页例1、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四第1234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它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通分的基础。

1首先安排了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是6厘米和8厘米的正方形的操作活动,并通过讨论可以正好铺满哪个正方形,引导学生具体感知公倍数的含义。再通过在小组里交流这样的长方形纸片还能铺满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逐步拓展已有的认识,丰富对公倍数的感知。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实例描述公倍数的含义。最后,通过讨论823的公倍数吗?引导学生根据公倍数的含义解释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不能正好铺满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的原因,加深对公倍数的理解。这样从具体的操作入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公倍数的含义,既能为学生的抽象思考提供必要的帮助,又有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数学知识的活动。  

2首先提出:69的公倍数有哪些?其中最小的公倍数是几?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问题的方法。再组织学生交流找69的公倍数以及最小的公倍数的过程。进一步启迪思维、明确方法。在此基础上,揭示最小公倍数的含义,并介绍用集合图表示69的倍数和公倍数,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感受数学方法的严谨性。  

练一练通过让学生在2的倍数上画“△”,在5的倍数上画“○”,找出25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感受倍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等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练习四的层次清楚,形式多样。第1~4题是配合例题的教学安排的。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能在具体的操作中使用不同的方法找到两个数(10以内)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使学生通过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经历操作活动,认识公倍数

师:同学们,这是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分别去铺下面的正方形,可以正好铺满吗?

请同学们先猜猜。

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测而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吧。你可以用桌上的图形铺一铺,如果你觉得不用铺也可以知道,你可以不铺,用其他方法验证。

问:谁去铺的?哪个正方形可以正好铺满你是怎么铺的?(每行2个,铺3行)

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呢?能正好铺满吗?

你是怎么拼的?(每行2个,还空一部分,铺4行)

问:谁没有去铺?你是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的?

列式:6÷3=2      6÷2=3

8÷3=22   8÷2=4

师:对,63的倍数,也是2的倍数

师:通过验证,我们知道了这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能正好铺满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

追问:那么,用这个小长方形还能正好铺满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呢?

(同桌讨论)

问:还能正好铺满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还有吗?还有吗?……说的完吗?

是的,还能正好铺满边长121824……厘米的正方形。问:能正好铺满正方形的边长和小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23人)

师:同学们,我们刚说的6121824等数,这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他们是23的公倍数。

问:823的公倍数吗?为什么?
师:是的,所谓公倍数,就必须是这两个数共有的公倍数。这节可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公倍数(板书:公倍数)

设计意图:操作活动既能为学生的抽象思考提供必要的帮助,又有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数学知识的活动。】

二、自主探索,用列举法的方法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问:那你会找出69的公倍数吗?其中最小的公倍数是几?

(先自己去写一写,然后可以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问:你是怎样找到69的公倍数?

1).依次找出69的倍数,再找出公倍数

一起找

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54……

9的倍数:91827364554……

他们的公倍数有:183654……只有这3个吗?

在这无数个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几?

师:所以,69的公倍数有183654……,最小公倍数是18.

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2.先找9的倍数,再在9的倍数里找6的倍数。

9的倍数:91827364554……

哪些也是6的倍数?

所以,69的公倍数是:183654……,最小公倍数是18

问:可以先找6的倍数吗?

问:你觉得先找6的倍数简单,还是先找9的倍数简单?

师:一般来说,我们是先找大数的倍数。

师:同学们,刚我们用三种方法找出了69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一种是分别找出它们的倍数,再找出公倍数。另一种是先找出其中一个数的倍数,再从这个数的倍数找另一个数的倍数。

师:我们还可以用集合图表示69的公倍数。左边O6的倍数,右边O里是9的倍数间相交部分是69的公倍数。哪些数可以移到中间相交部分去?

左图剩下就是6独有的倍数,右图剩下就是9独有的倍数。

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是6的倍数?哪些数是9的倍数?哪些是69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几?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都能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不仅学会了求两个数的公倍数,还学会了求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板书:最小公倍数)老师希望大家相互发扬这种善于动脑、积极探索的精神,好吗?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在比较中,学会择优。】

三、巩固练习,加深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认识

1、完成练一练

  独立完成

  交流:25的公倍数和什么特点?

2、练习四第1题。

提问:这里在图中要写省略号吗?为什么?如果没有50以内这个前提呢?

3、练习四第2题。

引导:4与一个数的乘积都是4的什么数?56与一个数的乘积呢?怎样找到45的公倍数?填空时为什么要写省略号?

4、练习四第3题。

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样找的。

(进一步理解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感受其中的联系与区别,并进一步明确25的公倍数的特征,都是10的倍数。)

5、游戏活动

练习四第4题。让学生在小组里玩一玩,再想一想。

提问:涂色的方格里写的数与34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选用合理的策略解决问题,形成必要的技能。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全课总结

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你有什么收获?

短短的一节课,我们学会了这么多知识,真了不起,我相信,只要大家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人人都能成为数学小博士。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