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
发布时间:2012-12-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史宇丹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史宇丹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5-7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能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条形统计图,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确定直条的高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上海世博会主会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上海世博会是一项重大的国际盛事,共有两百多个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
播放视频。
二、自主探索、获得新知
过渡:壮观吗!但是,上海获得世博会主办权的过程很不容易,可以说是惊心动魄。你们想知道投票过程吗?
1、出示5个直条。
师:在2002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园的代表在摩洛哥进行了第一轮的投票。在第一轮投票中,五个申办城市的得票情况如下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都没有看到票数,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对,从直条的高矮,我们可以比较出数量的多和少,那么,可以看出每个城市的具体得票数吗?
2、出示完整的统计图。
介绍横轴、纵轴。
这是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水平的射线,我们称为横轴。(板书:横轴)垂直的射线,我们称为纵轴。(板书:纵轴)
横轴上表明了五个国家和城市的名称。纵轴上标注了刻度和单位。这里是0,往上是5,10,15……一直到40。
师:这里一格表示多少?
对,在这张统计图中,一格表示5票。那你能估一估这5个城市各得了多少票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直条上的数据,并适当评价。
师:大家看,这就是一张完整的条形统计图。(板书:条形统计图)
3、再次认识统计图的各个部分。
追问:我们一起来看,条形统计图有哪几部分组成?
名称、时间、横轴、纵轴、直条(边指边说)
师: 89个成员国代表进行了投票,根据投票规则,如果某个城市得票数超过总投票数的一半,就能获得主办权。通过这一轮的投票,上海能获得主办权吗?
师:如果都不超过半数,得票数最少的城市就要被淘汰,然后进行下一轮投票。根据统计结果,谁将被淘汰?
师:在第二轮投票中,又没有城市的得票数超过半数,又淘汰了票数最少的墨西哥克雷塔罗。于是,进入了第三轮投票。
4、出示书76页“试一试”上的统计表
这是第三轮得票情况。你能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
我们先来看看俄罗斯莫斯科,得了12票。你打算怎么画?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
出示学生作品,进行交流。
5、总结制作统计图的方法及特点。
同学们,刚才,我们制作了统计图。我们是怎么制作的?分为几步?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确定高度,画出直条,标出数据,填写时间)
师:从这张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把条形统计图跟上面的统计表比一比,你觉得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小结:对,统计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
师:那么,通过第三轮投票,中国上海能获得主办权吗?你是怎么想的?
在这轮投票中,又没有城市的得票数超过半数,淘汰了俄罗斯莫斯科。韩国丽水和中国上海进入了最后的对决。最终,中国上海战胜韩国丽水,得到了世博会的主办权。
我国上海得到了主办权后,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建造了很多漂亮的场馆,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出示“十一”黄金周世博会接待游客人数统计图
问:这幅统计图跟前两副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呢?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问:10月7日的游客人数可能会有多少?老师这有两个直条,请同学们来选择,并说说你的理由。
2、出示奥运会统计图
这是我们体育代表团在第26-30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的金牌数。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把条形统计图绘制完整吗?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并展示评价。
问:从这张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过渡:同学们,世博会彰显了中国人民博大的胸怀,奥运会展现了中华儿女强健的体魄和非凡的勇气,而四条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它们分别是长江、黄河、珠江和淮河。
在制作统计图之前,老师想请大家观察一下,这幅统计图与前几副统计图相比,在构造上有什么不同?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校对。
四、总结评价,汇报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条形统计图,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延伸、开阔眼界
其实,条形统计图只是统计家族中的一员。在以后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其他形式的统计图。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