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2月23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天文学家谢尔登在智利北部的南天观测站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约17万光年的超新星爆发,它位于距银河系最近的星系大麦哲伦云中,爆发的闪光星度是原来的几千万倍,裸眼就可以看到。在这样近的距离发生起新星爆发,自1604年以来还是第一次。谢尔登的这个发现立即轰动了整个天文学界,全世界所有天文台都进行了观测。这颗超新星被命名为1987A。它为人们提供了一次验证宇宙结构、恒星形成等理论的良好机会。
超新星是爆发规模最为强烈的变星,爆发时或将恒星物质全部抛散,形成星际遗迹或抛射大部分质量,剩下的物质坍缩成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
现已发现200多颗超新星,它们大多在河外星系中,在我们银河系中只发现8颗超新星。历史上最有名的超新星要数1054年出现在金牛座中的那颗了,关于这颗超新星,中国古籍〈〈宋会要〉〉有详细的记载。这个超新星爆发时亮度超过金星,近人称为中国新星。它的遗迹就是现在看到的蟹状星云。1731年,英国天文爱好者比维斯首次用小型望远镜发现了这个朦胧的椭圆形雾斑。1844年英国人罗斯根据目测将星云描绘成蟹钳状,因而名为蟹状星云,并沿用至今。
更多:《哈勃望远镜拍到超新星爆炸后的照片》 《上海网上天文台》/《超新星》 《火流星网》/《超新星初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