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是一种昆虫,它吃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的尾巴是用来保持平衡、调整方向的。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它的翅膀上有复杂的精脉,像一棵没有叶子的大树,上面铺了一层薄膜……,这是我从苏教版第六册20课《放飞蜻蜓》这篇课文中学到的,但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据说:它(蜻蜓)饿极了,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的。”回家我问妈妈:“妈妈,蜻蜓吃不吃自己的尾巴?”妈妈想了想说:“应该不吃吧,好像有一句谚语叫:蜻蜓咬尾巴――自吃自。”
听了妈妈的话,我马上产生质疑:蜻蜓吃不吃自己的尾巴呢?
五月一日放假七天,我捉了一只蜻蜓把它放进一个瓶子里,想通过实验来证实这段话是否正确。我仔细观着:
七点,没有异样。
八点,没有异样。
下午,还是没有异样。
……
我足足等了两天,这只蜻蜓身体好象慢慢地没那么生机勃勃了,大饿极了,我继续观察,它一会儿飞飞,一会儿停下来休息休息,过了一个小时,蜻蜓似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我对它说:“小蜻蜓,你为什么不吃自己的尾巴来充饥?”于是我把蜻蜓从瓶子里拿出来,寻找结论,后来我发现它根本不能吃到自己的尾巴,因为它的尾巴是直的,最多只能转九十度。根本不会不可能吃到自己的尾巴,更不用说用尾巴充饥一说了。
最后我把这只蜻蜓放回了大自然。
|